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大结局_战国赵为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大结局

第(2/3)页

里赵国所能够获得的最优粮食作物——占城稻。

  而南下这个方向,赵丹决定交给宝刀未老的廉颇。

  毕竟按照史书来看的话,廉颇是在公元前222年秦始皇灭赵的前几年死去的,这么一算的话,别看廉颇六十几岁了,但人家至少还有二十年的命呢。

  有了老而弥坚的廉颇,再辅以庞煖、剧辛等老将,绝对是稳妥无比。

  退一步说,就算这些老将寿命不久,那目前还算是中生代的乐乘也可以负责这方面,毕竟南方这边不像西域有塞琉古或者孔雀王朝这样的强国,主要是一些山里的少数民族和小国罢了。

  这种敌人,廉颇庞煖这样级别的当世名将其实就是去放松筋骨罢了,乐乘的能力也绝对是轻松胜任。

  除了陆地上的事情之外,海洋上的事情赵国也在有序的推进之中。

  在灭掉了齐、魏、楚等国之后,赵国获得了大批的造船工匠,如今赵丹将这些工匠集中在赵国琅琊城,准备让他们打造出一支能够出海的舰队,舰队的首脑便是历史上那位李牧的副将,如今的赵国水师指挥官司马尚。

  短期来说,赵丹希望十年内赵国的舰队能够登陆ri本列岛,掌控ri本的矿产资源,尤其是铜矿和银矿。

  二十年内,赵丹希望赵国的舰队能够南下到香料群岛,也就是后世的印度尼西亚。

  三十年内,赵丹希望赵国的舰队能够抵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五十年内,赵丹希望赵国的舰队能够绕过好望角,抵达大西洋的非洲西海岸,甚至抵达欧洲西部的利比里亚半岛,进入地中海之中。

  七十到一百年内,赵丹希望赵国的舰队能够登陆美洲。

  一百五十年内,赵丹希望赵国的舰队能够完成环球航行。

  听起来似乎太久远了一些,但是有鉴于现在还是公元前两百年,比历史上哥伦布麦哲伦等人的大航海时代要早了至少一千六百年,加上如今中原大地由于千年战乱而产生的这么一个地多人少的状况,所以赵丹一点都不着急。

  等到赵国人口大爆炸的时候,正好赵国的对外航海事业也就到达了一个高峰期,那个时候,中原大地上过剩的人口就可以用移民征服者的方式,不停的向全世界新开拓的殖民地进行输出了。

  在最理想的情况下,整个非洲、大洋洲和美洲甚至可能会完全成为赵国的殖民地,而对西亚和欧洲的征服,则是赵国未来陆地军事扩张的目标。

  当然,持续的对外征服会不会让赵国分裂成类似于蒙古那样的四大汗国,又或者出现像美国从英国殖民地而独立这样的事情,其实说实话……

  等到需要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赵丹早都凉凉啦,一个死人还管那么多?想管也管不来啊。

  再说了,如果全世界都被华夏给征服了,那么在“全世界都是华夏人,全世界都在说中国话”的这么一个情况下,赵国是否强盛甚至是赵氏皇族是否依旧存在,又有什么要紧的呢?

  反正赵丹才是那个奠定了华夏千秋万世伟业的奠基者,是注定要载入史册、受到万世君王香火祭祀的人!

  说起来,赵丹准备以一个“神谕”的方式,将自己脑海之中所有关于后世的记忆统统记载下来,并且让未来的赵国皇帝代代相传。

  有了这么一份号称来自上天的神谕书,再加上里面必定会实现的诸多关于未来的描述,赵丹觉得自己的继承人们只要不是脑袋被踢了,应该是不会作出像明朝中后期以及清朝那种禁海、闭关锁国的蠢事,更不会停止赵国的对外扩张。

  这就够了。

  公元前248年6月初一,赵丹在赵国群臣、诸子百家、各地赵国子民代表、乃至于诸多边境小国、部落等使臣们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lw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