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三章 效天子故智!_红楼之挽天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百八十三章 效天子故智!

第(1/3)页

最新网址:        神京城,城门口

        杨家的马车浩浩荡荡出了城门,来到城外。

        杨国昌此刻一身便服,端坐在马车上,透过竹帘看向一望无际的田野,麦田之上可零星见着一些未化尽的雪沫。

        “父亲,齐大人还有刘大人来相送了。”骑在一匹枣红色骏马的杨思弘,高声说道。

        这位杨首辅的公子面色悲戚,全无喜色,月前还是首辅公子,现在只是平头百姓,身份的落差带来的心态转变可想而知。

        杨国昌回转过神思,挑帘看向道左,见着齐昆以及国子监祭酒刘瑜中两人,此外还有礼科给事中胡翼,皆着便服,恭谨而候。

        杨国昌挑动布帘,在杨思弘的搀扶下,冬日的寒风吹动着灰白的胡须,目光涌起感动之色,说道:“言暄。”

        齐昆看向那满头白发的老者,近前,拱手行了一礼,道:“恩相。”

        国子监祭酒刘瑜中,礼科给事中胡翼纷纷拱手行礼。

        杨国昌看向几人,感慨道:“不想杨某宦海沉浮数十载,如今致仕归乡,还能有几位好友相送。”

        “山高路远,恩相保重啊。”齐昆目光复杂地看向老者,说道。

        刘瑜中也说道:“阁老此归桑梓,一路平安顺遂。”

        杨国昌摆了摆手,道:“我已为一介草民,不是阁臣了,可有送行之酒?”

        齐昆吩咐着仆人,端上水酒,木盘之上酒壶与酒盅一应俱全。

        然后一旁的仆人端上几杯水酒,其上已经斟满。

        杨国昌目光中见着感怀,举过酒盅,一口饮尽,苍老脸颊上现出一抹酡红,道:“言暄,回去罢。”

        原本似有许多话要说,但这时候说什么都是心怀怨望,反而沉默不言。

        齐昆道:“恩相一路保重。”

        “保重。”刘瑜中与胡翼也纷纷说道。

        “老爷,楚王过来了。”这时,仆人低声说道。

        齐昆拢目瞧去,只见那官道之上,数十骑簇拥着楚王陈钦近前,唤道:“可是杨阁老当面?”

        杨国昌凝眸看去,道:“楚王。”

        楚王看向那白发苍苍的老者,心头难免生出一股唏嘘,说道:“杨相为父皇效力三十余年,小王当奉上一杯水酒,为杨阁老践行才是。”

        心底却想起方才廖贤的建言,今日虽然冒着一定风险,但也容易得士林的好感,杨阁老理户部财计之事近二十载,在雍王府时就与殿下相识,如今相送倒也没有什么。

        至于宫里的圣上会不会因此而不悦?

        天子绝没有这般心胸狭隘,致仕归乡的官员,再加上道左相逢,敬上一杯水酒也属平常中事。

        而且天子既然决定考察诸子品行、才干,心态当会发生改变。

        杨国昌苍老目光中现出一丝讶异,旋即,恢复平静,道:“有劳楚王了。”

        而接下来奉上一杯水酒以后,似乎印证着楚王的猜测,从城门方向传来一阵骚乱,来了十余骑快马。

        “杨阁老,圣上有谕。”

        大明宫内相戴权在一众内卫的扈从下,驱马而至近前,翻身下马,笑道:“圣上说,岁末腊月,天寒地冻,这件大氅给杨阁老路上戴着,也好御寒遮风。”

        说着,将一件蓝色狐裘大氅递送而去。

        杨国昌闻言,心头震动,看向神京方向,老泪纵横道:“老臣,叩谢圣上隆恩,万岁万岁万万岁。”

        未等杨国昌跪下,戴权已经搀扶起来,笑道:“杨阁老,地上泥泞,圣上说不必行大礼了。”

        杨国昌从戴权手里接过大氅,道:“还请戴公公,老臣了此残躯,为我大汉江山社稷祈福。”

        戴权笑道:“杨阁老放心,这话奴婢一定带到。”

        叙罢话,杨国昌在杨思弘搀扶下上了马车,在一众家丁的护送下,车队远去。

        楚王目光凝了凝,心头松了一口气。

        廖贤与冯慈对视一眼,暗道果然。

        杨国昌一去,齐党势力大削,天子收齐人之心,以为将来制衡所用。

        戴权看了一眼楚王,并未多瞧,而是看向齐昆,说道:“齐阁老,陛下召阁老入宫。”

        齐昆闻言,面色微怔,拱手道:“微臣遵旨。”

        说话间,与戴权一同前往宫苑。

        齐郡王府

        西南庭院,一座书房之内,齐郡王陈澄挤坐在椅子中,看向不远处的一僧一道,感慨说道:“老杨头儿这一走,户部如今只得一位阁臣理事,父皇想调我为仓场侍郎,我原本就押运、接应漕粮,分属本职,倒无多少欣喜之处,而楚王竟然执掌兵部,实在让人心忧。”

        窦荣宽慰道:“王爷不用担心楚王,江南甄家已经倒台,楚王再无依仗。”

        陈澄默然片刻,看向贾雨村,问道:“雨村先生怎么看?”

        贾雨村道:“王爷,户部不比旁处,担天下钱粮度支之重,来日对虏用兵,也有重用,学生以为这是圣上对王爷的器重之意。”

        说来有些讽刺,在场之中,就属现为齐王府主簿的贾雨村出身最高,正儿八经的两榜进士。

        因为进士轻易不会投靠藩王。

        陈澄思量了下,看向那三十出头,面皮白净的中年书生,问道:“王兄,你怎么看?”

        其人为忠顺王的长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lw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