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十二)齐光同尘_家兄朱由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记(十二)齐光同尘

第(3/3)页

代,人口早已超过千人,不过其中还能领宗人府俸禄的,也不过区区百人罢了。

        只要出了四服,那王宫便不会再管他们的生计,他们也只能自己去想办法做些小生意,或者参加恩科踏入仕途。

        至于参军那是不被准许的,毕竟每一个宗室都有文王的血脉,兵权是他们不能触碰的禁忌。

        “好了,你带杙哥儿和枢哥儿去玩会吧,明年他们俩也要去大明了。”

        朱怡铭说起了自家的两个孙儿,脸上都是止不住的笑意。

        “是……”朱伯沐作揖笑着回礼,紧接着又说道:

        “刚才科学院的王学士说了一下电车和发电厂的事情,我……”

        “过几日你监国,你自己看着办便是。”不等朱伯沐开口说清楚,朱怡铭便打断了他。

        见自家父亲这么说,朱伯沐便作揖回礼,随后转身向外走去。

        不过他走了几步过后又停下,随后转身看了一眼自家父亲,略有担忧的说道:

        “国朝的阶级矛盾虽然因为科技而得到了缓解,但我估计以内部的情况,除非这次的新政能解决以蒋鼎为首的文官和勋贵为首的秦、马、戚三家,不然……”

        朱伯沐没有多说,因为朱怡铭抬手打断了他。

        面对这样严峻的态势,朱怡铭笑着放下手:

        “国朝的事情,我们齐藩已经管了四代人了,我不希望你还要背负那么大的包袱。”

        “如果国朝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能帮就帮,帮不了也别把自己陷进去。”

        “你记住,我们齐藩不欠国朝,是国朝欠我们。”

        朱怡铭这话有些无情,但事实确实如此。

        齐国现在手中握有大明的两亿三千余万两国债,几乎是大明发行国债数额的三分之一。

        每一笔国债都是压在齐国百姓身上的负担,朱怡铭很想维持宗藩体系,但如果这个维持的代价是以齐国百姓的生活下降为代价,那他宁愿这个宗藩体系垮塌。

        至少大明垮塌过后,齐国还能有能力把它扶持起来,然后重建这个体系。

        实在不行,齐国也可以自己把体系重建起来。

        “小子告退……”朱伯沐心里清楚朱怡铭的话,但一想到此刻身为皇帝的朱伯海,他还是有些于心不忍。

        他退出了勖勤殿,并在承运殿带走了朱仲杙和朱仲枢。

        在他走后不久,朱怡铭也命人准备收拾行装,准备前往河间府避暑养养身体了。

        朱伯沐带着两小只出了齐王宫,准备带他们去城外踏青。

        走出齐王宫,等待他们的是一辆黑色的轿车,轿车前后还有六辆轿车,以及站在车子旁边,身着黑色曳撒,腰间配着手枪的士兵。

        上了车,朱伯沐看着旁边的两小只在玩掷驷,而他则是将目光放到了窗外。

        车队很快启动,从齐王宫左边的洛阳门驶出,来到了西京城的辅道上。

        这条辅道左边是齐王宫,右边是六部衙门,因此出现在这里的大多都是官员,没什么好看的。

        过了片刻,当车辆来到玄武大道后,四周一下子热闹了起来。

        自行车道上是许多骑车下班的工人,他们身着短衣长裤,和田间的百姓一样穿着简便,不容易发生事故。

        等他们回家后,他们便会洗个澡,换上圆领袍或道袍、曳撒等服饰休息,亦或上街闲逛。

        朱伯沐的目光越过他们,看向了人行道的行人。

        由于已经到了放学的时间,因此许许多多穿着圆领袍下课的学子都三五成群的在回家的路上。

        他们背着书包,这些书包款式不一,有的是双肩,有的是斜跨,各有特色。

        眼下是齐国立国的第九十七年,尽管没有路灯、百姓家中也没有通电,但街上已经有了公共汽车和轿车、卡车、摩托车等产物。

        齐国百姓的生活很好,不管是农民还是工人,基本上一户五口之家每年的收入都在六十两到一百五十两之间。

        百姓们不一定会买轿车和卡车,但售价五十两的摩托车还是有不少人买的。

        在道路上,骑着摩托车的人并不在少数,大部分都是基层官员和工人。

        齐国的物价一直很便宜,原因在于早在朱由检时期就定下了具体的惠民政策。

        即“百姓的衣食住行四项成本不能超过其收入的三分之二”,因此历代齐王都是在一边维持物价,一边小幅度增长工价。

        齐国可以做很正常,首先地广人稀,资源众多。

        加上欧洲和西昆仑都是齐国商品的市场,因此想要维持这个局面还是比较容易的。

        只要不是过的太奢靡,基本每个齐国百姓还是都能存一些余钱的。

        因此到了摩托车出现的时候,许多人还是可以咬咬牙买一辆摩托车的。

        这样的现象不仅存在于城市工人之间,也存在地方乡村之中。

        由于眼下是农闲的时候,因此一些采购化肥和农药的农民也会进城。

        坐在车上,朱伯沐可以清楚看到许多农民骑着三轮摩托车,后方的货斗里装着十几袋化肥和各种农药。

        看着这一幕,朱伯沐心里很高兴,但却不免想起了大明的百姓。

        他很清楚,这样的一幕出现在齐国很正常,但暂时还不可能在大明出现。

        大明的体量太大,阶级固化也比较严重,百姓想要使用上这些汽车、摩托车,恐怕还需要一段不短的日子。

        想到这里,朱伯沐就不由想到了南海号事件,进而忍不住担心起了大明朝的百姓。

        “唉……”他长叹了一口气,紧接着揉了揉眉心,望着窗外承平已久而日子滋润的齐国百姓,他不由闭上了眼睛:

        “早点结束吧,希望国朝的百姓也能如齐国百姓这般,早些享受日子……”
记住手机版网址:m.xlw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