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迁界禁海_大明之南洋再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二章 迁界禁海

第(2/3)页

谁也能去换!

  当然,银行也提供金银兑换代金券的业务!

  通过这样的手段,朱宏煜赋予了代金券价值,让他不再是一张普普通通的纸。

  除此之外,朱宏煜还有别的手段,军政府专门设置了面向全社会的供销社,里面的货物品种齐全,物美价廉。

  但供销社收代金券,不收金银。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代金券可以用于交税!

  朱宏煜为了塑造纸币的信誉,相当的煞费苦心。

  等什么时候代金券深入人心了,大明朝的信誉重新立起来,朱宏煜也就差不多能搞纸币了。

  道路很长,路上满是艰难险阻,但最后的结果,一定是相当美妙的!

  ……

  于此同时,由于厦门海战的战败,清军水师几乎被全歼,一时间郑氏在海上不可一世。

  为了遏制郑氏从沿海获取人口物资,借此发展。

  清廷下达了迁界禁海的政令!

  时人记载,勒期仅三日,远者未及知,近者知而未信。

  逾二日,逐骑即至,一时跄踉,富人尽弃其赀,贫人夫荷釜,妻襁儿,携斗米,挟束稿,望门依栖。

  起江浙,抵闽粤,数千里沃壤捐作蓬蒿,土著尽流移。

  翻成白话,就是限期三天迁移,距离远的人根本来不及知道消息,距离近的人就算知道了消息,也不相信。

  过了两天,军队骑兵就到,于是富人全部抛弃自己财富,贫穷的人拿着锅子带着妻子儿女,全部内迁,从江浙到广东福建,沿海数千里肥沃的土壤全部变成了荒野蓬蒿。

  可以想象,就算现代的人从筹划搬家到实施,具体运作准备,也绝对不是三天里就能完成。

  然而当时中国的沿海居民,就是在这样没有任何预兆准备的情况下,在清廷统治者的淫威逼迫下,迁离故土,凄惨悲苦的情状不问可知。

  当时人的描述是“令下即日,挈妻负子载道路,处其居室,放火焚烧,片石不留。民死过半,枕藉道涂。即一二能至内地者,俱无儋石之粮,饿殍已在目前……”

  迁的同时,就是烧。

  “稍后,军骑驰射,火箭焚其庐室,民皇皇鸟兽散,火累月不熄。而水军之战舰数千艘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lw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