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三章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9k大章,求订阅,求月票)_大明之南洋再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一十三章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9k大章,求订阅,求月票)

第(2/3)页

向的大明投降了。

  唯一的例外,就是京师和天津这两座坚城了!

  算是让明军废了一番手脚。

  但也就仅仅只是废了一番手脚了!

  山西确实是地形型胜没错,但是又有多少人愿意为了满清死守山西呢?

  答案是除了实在下不了船的晋商八大家,估计一个也没有。

  这就是现实!

  面对滚滚如潮的天下大势,没人会愿意站在胜利者的对立面!

  ……

  京师的清理工作终于结束了。

  朱宏煜也开始着手准备起了入城仪式。

  京师的街道被清理的一干二净,清水洒街,黄土垫道,原本横亘在道路上的壕沟也是都被填平了。

  明军士卒整齐分列两边,严密把守。

  铁甲森然,刀枪林立!

  士兵们挺胸抬头,神气活现,一道道目光向着城门方向汇聚。

  所有人都在期待着大明皇帝入城!

  只是很可惜,在多尔衮颁布圈地令、占房令、以及逃人法之后,大明京城就彻底变成了一座旗人城。

  城内要么是旗人,要么是被强迫成为满清的包衣奴才的汉人。

  在这个时代,还没有人把做满清的也包衣当成荣幸的!

  而这些旗人和包衣,在满清主力撤离关内之后,大多都随着满清一起出关了。

  以至于鳌拜要征召民夫,还得跑到密云,昌平,甚至通州等地去征召。

  被满清留在京城的那些包衣,现在大部分都进战俘营里待着了!

  或者是跟着杨启隆等人一起起事,现在正在城外等着接受安置呢。

  所以,现在的京城,说白了就是一座空城!

  大明举办的入城仪式,压根没百姓来看。

  但这并没有什么所谓,现在朱宏煜已经不需要通过入城仪式来彰显自己的威风了。

  通过一场场战争的胜利,外加北伐收复故都的功绩,如今的朱宏煜已经是实实在在的大明中兴之主了。

  这点是谁都无法否认的!

  嘎吱一声,京城外城城门大开。

  朱宏煜自永定门入城,白马金甲,猩红的披风,身后还跟随着一队队禁卫军的精锐。

  铁甲森然,数不清的禁卫军整齐迈步前行。

  脚步踏着鼓点,铁靴践踏在街面上,仿佛大地都在随之一起抖动。

  一只只上了刺刀的火枪被扛在肩上,雪亮的刺刀斜指天空,组成了一片刺刀林。

  夺目无比!

  一杆龙旗大纛高高飘扬!

  张牙舞爪的神龙,像是在象所有人展示着皇权的威风。

  明黄色的天子依仗紧随其后!

  朱宏煜纵马缓步走出城门洞,迎面而来的阳光照洒在他身上,将他衬托的好似从神话中走出来的神人。

  自甲申国难以来,时隔二十三年,大明天子终于重新回到了属于他的大明京师!

  道路两侧的明军将士列阵而立,在朱宏煜出现的瞬间,整齐的右手锤击胸口行军礼,发出一阵阵铁甲铿锵之音。

  随即,便是一阵阵震天动地的山呼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

  万岁的呼喝声响彻了京城内外。

  朱宏煜催马缓行,道路两侧便是山川坛和天坛。

  顺着这一条京师的中轴线继续往前,便能穿过了整个外城,便抵达了正阳门外。

  御驾队伍穿过正阳门,直入内城,向着皇城而去。

  在这个过程中,道路两侧的欢呼就没有停下过。

  “万岁!”

  “万岁!”

  “万万岁!”

  “大明万胜!吾皇万岁!”

  “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

  “……”

  朱宏煜尽情的享受着万军的欢呼,然后,将目光看向了前方不远处的承天门。

  哪里,便是皇城的大门了!

  他带队入了承天门,便算是进入了皇城的范围。

  进入皇城之后,道路两侧的两座建筑,分别是社稷坛和太庙!

  再然后便是午门,过了午门,便是紫禁城。

  朱宏煜高坐马背上,望着眼前雄伟壮阔的紫禁城,眼神中有些惊叹。

  南京虽然也有一座紫禁城,但南京的紫禁城实在是太残破了。

  再加上朱宏煜舍不得大手笔的修缮,所以,南京的紫禁城远比不得眼前的这座紫禁城的壮阔。

  在看到眼前这座紫禁城之后,朱宏煜才明白,为什么会有“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的说法了。

  原本他对这个说法还不以为然!

  但当他真的看到这座壮丽的紫禁城之后,才意识到这句话是有道理的。

  真正令人畏惧尊敬的,确实是天子手中的权势没错。

  但谁又能说,天下大令皆由此出的紫禁城,不是天子权势的一部分呢?

  朱宏煜翻身下马,在诸多军中将领的簇拥下,大步向着被满清改名为太和殿的大殿而去。

  三大殿原本分别是叫做:奉天殿,华盖殿,谨慎殿的!

  等到嘉靖帝登基之后,三大殿失火被烧毁,重建后改名为: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

  等到满清入关之后,当然不可能继续使用大明留下的名字,是故,又将三大殿改名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现在朱宏煜所看到的三大殿,正是被满清改名后的三大殿。

  看着三大殿上的满文牌匾,朱宏煜只是冷声说道。

  “派人去把宫内所有有满文的牌匾全部拆掉,准备重做新的吧!”

  “对了,三大殿重新改回奉天,华盖,谨慎三大殿,沿用当年洪武旧制。”

  朱宏煜是楚王一系的宗室,而非是嘉靖一脉的宗室,对于三大殿的名称,要沿用洪武旧制是能说得通的。

  因为,他的皇位一是来自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功绩,二是来自于他他手上所掌握的权力和军队。

  三是来自于他是大明宗室,太祖皇帝后裔!

  所以,朱宏煜还真就不用太顾忌嘉靖。

  而这一切,都和嘉靖没关系!

  朱宏煜身边的王汝贤闻言抱拳说道。

  “微臣明白!”

  说罢,他便从自己怀中拿出一个小本,将朱宏煜所交代的事情记录了下来。

  朱宏煜满意的微微颔首,然后继续向前。

  在诸将的簇拥下,朱宏煜大步走入了奉天殿。

  一眼,他便看到了那尊通体由黄金打制的龙椅,朱宏煜一甩身后的披风,大步向着龙椅而去。

  他走到了龙椅面前,然后转身座了下去。

  炯炯有神的目光扫视大殿一周,殿中的明军诸将见此一幕,纷纷下拜道。

  “臣等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臣等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

  朱宏煜伸手虚扶道。

  “诸卿平身!”

  语罢,他又接着说道。

  “自甲申以来,天下倾颓,神州陆沉,大明社稷崩塌!”

  “二十三年矣!”

  “如今,朕赋天命,奋而操戈,兴起于南洋,乃有我大明今日之光复!”

  “朕能有今日之功业,实乃祖宗保佑,诸卿用命,天下百姓归心,朕实在不胜感慨!”

  “每每思之,便觉有千斤重担在肩,山河社稷皆压在身上,不得安寝!”

  “如今,终于故都终复,大明天下初有复兴之气象,朕终于也能向列祖列宗,向天下臣民,有所交代了!”

  所有人听着朱宏煜的讲话,皆是陷入了沉默之中。

  朱宏煜目光环视一周,接着说道。

  “但是,这还不够!”

  “现在我大明也只是刚刚收复故都而已,北地尚且未能全部光复,辽东尚且还沦陷于建奴之手,草原上依旧有蒙古人在逞凶,藏地更是叛离我大明久矣,西域尚未能打通……”

  “南洋诸国心存反骨者不在少数,诸多西夷对我大明也是虎视眈眈,东洋倭国更是不乏狼子野心,对我大明有所企图之辈!”

  “我等,还不能放松啊!”

  朱宏煜最后这一段话,与其说他是在警醒所有人不要放松,倒不如说这是他朱宏煜给明军诸将吃的定心丸。

  朱宏煜现在就是明确无比的告诉所有人,不用担心以后会没仗打,不用担心朝廷会在北地恢复之后,便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更不用担心朕会卸磨杀驴,学着老祖宗朱元璋屠杀功臣!

  朕的野心很大,大明的敌人也很多,你们这些军将,还有的是用武之地!

  朱宏煜话音落下,殿内诸将齐齐下拜道。

  “陛下圣明!”

  在听闻朱宏煜此言之后,这些明军将领在京城光复之后,内心中隐隐存在的失落感,全部都消失不见了。

  只能说,朱宏的这一颗定心丸,来的实在是太及时了!

  原本所有人都在担心,等大明光复天下,以后没仗打了,他们这些将领们没了用武之地。

  他们倒是不担心朱宏煜会杀功臣!

  不是因为别的,就因为朱宏煜实在是太年轻了,比他们大多数人都年轻。

  他们大概率是活不过皇帝的,而只要朱宏煜这位身上有着神话色彩的皇帝还活着,满朝文武有几人敢反?

  皇帝既然能靠岁月把他们给熬死,那就没必要动刀动枪的杀功臣。

  当年朱元璋大杀功臣,那也是因为他自己老了,而太子朱标病逝,朱元璋担心长孙朱允炆震慑不住底下那些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lw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