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六章停战协议与淘金收获(求订阅求月票)_大明之南洋再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百三十六章停战协议与淘金收获(求订阅求月票)

第(2/3)页

不肥这话是没错的。

  朱宏煜迅速吩咐人手将那些从新大陆运回来的黄金进行提炼,然后准备用来铸币,补充财政。錊

  从新大陆运回来的都是大块的金砖,纯度还参差不齐。

  要用来铸币的话,还得进行提纯才可以。

  然后下来召集内阁和五军都督府的诸位大员,准备商议如何花钱。

  朱宏煜始终都明白,钱只有花出去了才叫钱,否则就只是漂亮些的石头而已。

  没让朱宏煜等多长时间,大明内阁和五军都督府的官员便迅速到位。

  “新大陆的运金船回来了的事情,想必大家都已经知道了。”

  “有了那么多黄金,朝廷的财政一下子就宽裕了许多。”錊

  朱宏煜在说话时,大明的财政部部长白万熙满脸的笑意,额角的皱纹都在微微上扬。

  看着那么多的黄金入账,他这个财政部部长顿时便感觉松快了许多,肩膀上背负着的压力也没有那么大了。

  自从他上任财政部部长的位置以来,看着皇帝大手大脚的花钱,他所背负的压力是很大的。

  生怕大明财政出现大额赤字,他这个财政部部长要被拖出去砍了平息民怨。

  这一下子有这么多的黄金入账,白万熙瞬间便感觉腰也不酸了,腿也不疼了,整个人都支棱起来了。

  他就不信了,朝廷财政一下子入账这么多,皇帝还能一口气花完不成?

  只是,白万熙脸上的笑容还没来得及维持多久,他便听朱宏煜继续说道。錊

  “这么多的财政盈余,朝廷不能就这么在手上捏着。”

  “得想办法花出去才行!”

  闻言白万熙脸上的笑容顿时僵硬。

  他真的很心累,我陛下啊,您花钱的时候稍微想想老臣啊!

  朱宏煜接着说道。

  “首先就是北伐的事情!”

  “朕谋划北伐草原已经很久了,只是由于财政问题,是故一直没有发动。”錊

  “现在好了,有钱了,北伐也就该准备了!”

  “当年太祖成祖未竞之功业,便由朕来完成吧。”

  “传令五军都督府,即刻筹备北伐的相关计划,来年开春之后,发兵北伐,荡平北虏!”

  自古以来,不管是游牧民族南下打草谷,还是中原王朝北伐草原,用兵多在秋后。

  对中原王朝来说,因为秋后粮食丰收,又是农闲时节。

  军粮不缺,又比较好征调军队所需的民夫,不至于误了农时。

  最适合发兵。錊

  而游牧民族之所以在秋季动兵,那完全是由于那时候中原王朝刚刚收获,粮食入仓,他们南下之后也好抢钱抢粮。

  外加秋高马肥好动兵!

  而朱宏煜之所以不按照旧例,而是要将大军开拔的时间定在开春之后,那是因为开春之后天气暖和,可以减少己方的非战斗减员。

  且开春之后,也正是草原上的游牧部落最虚弱的时候。

  游牧民族的战马经过一冬天的掉膘,战斗力折损非常严重。

  而中原王朝的战马却多是圈养,而非是和游牧民族一样散养,即使一冬天过去,也不会掉膘太厉害。

  战斗力依旧可以保持在水准线以上。錊

  可以说开春之后,正是双方实力差距最大的时候。

  不这个时候打,什么时候打?

  至于说春季出战,会误了农时,征召民夫,也会导致大面积的土地抛荒……

  这样的事情是对传统的中原王朝来说的。

  现在的明军可不是曾经寓兵寓农的卫所兵,而是清一色的募兵,也就是脱产士兵。

  想打,随时可以发兵,不需要顾虑军队出征会不会误了农时。

  至于说军队所需的军粮怎么办?錊

  花钱买咯!

  现在对大明来说,倭国,朝鲜,东南亚,到处都是大明的粮仓,完全不担心缺粮的问题。

  民夫的话,反正朝廷也没打算征徭役,而是准备要花钱雇佣劳工随军。

  自然也就不担心会误了农时,以至于形成什么乱子了。

  说白了,还是朱宏煜有钱。

  他有钱,可以搞脱产军队。

  他有钱,可以花钱解决军粮问题。錊

  他有钱,可以花钱雇佣民夫。

  自然可以随时发兵,不用担心作战会误了农时的问题。

  既然不用担心农时,那春季出兵,对朝廷来说就将是最有利的。

  朱宏煜话音落下,五军都督府那边忙不迭的应了下来。

  随后,朱宏煜又转头说道。

  “除去北伐之事外,朝廷的财政应该还能有很大的盈余。”

  “朕准备要继续加大在建设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大力修整官道,用水泥路来替代原有的土路。”錊

  “然后再对地方的水利设施进行大范围的修缮!”

  “让底下各省分别统计一个报告出来,然后建设部要做好统筹规划的工作。”

  “总结一个报表提交给朕,朕在做完审核之后,会酌情拨款。”

  语罢,朱宏煜又将目光投降了教育部部长刘同文。

  朱宏煜开口说道。

  “这几年以来,朝廷在南京进行的义务教育试点工程也算是成效卓著。”

  “为大明培养了大批具备基础读写能力,以及具备专业素养的产业工人,这些产业工人的出现,大大的刺激了大明的工商发展。”錊

  “除此之外,也为朝廷的大明皇家研究所培养了足够的研究人员。”

  “为朝廷的科举选拔提供了足够的人才储备。”

  “之所以义务教育的规模一直未曾扩大,无非也就是朝廷的财政压力过大,无法继续投入。”

  “可现在朝廷不是有钱了吗?筹备一下义务教育规模扩大的事情吧。”

  “首先便是在各省的省府,以及重要城市进行政策推行,教育部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嗯,也要做好接受社会各界捐款的准备!”

  “如果有人为教育捐款达到了一定的数额,那就在当地为其立牌坊,公开宣扬,以做鼓励。”錊

  大明的士绅们确实挺扣的,但要说起在自己家乡进行修桥铺路,热心助学,他们还是能舍得出钱的。

  而对朱宏煜来说,既然他们出钱了,那他也不介意给他们想要的荣誉和名声。

  立牌坊这样的惠而不费的事情,朱宏煜是不介意去做的。

  朱宏煜微微沉吟一阵,然后又接着吩咐道。

  “除此之外,朕准备要在大明各地都兴建一批图书馆。”

  “图书馆内放置着古今中外各种书籍,可以任由我大明百姓随意借阅,借此来提高我大明的文化率。”

  一个国家要发展,光有识字的普通工人是不够的。錊

  还需要更多的掌握高级知识的人才!

  在朝廷暂时无力将义务教育向全国范围铺开之前,在大明各地开设图书馆,为想要自学的大明百姓提供书籍以及自学的机会,或许是一个不错的手段。

  比起办教育来,开设图书馆所需的花费就要少很多。

  无非就是修一幢房子,再放些书进去。

  对现在的大明来说,这都不算什么大投入。

  在活字印刷术已经成为主流,造纸术蓬勃发展,日新月异的现在,书本的价格早就被打下来了,不想以前那么高昂。

  尤其是在蒸汽机和印刷术相结合之后,印刷的成本降低,速度大增,书本的价格就更低了。錊

  现在的大明知识虽然依旧是无价的,但书本的价格却是已经到了一个合理的区间。

  听闻朱宏煜此言,教育部部长刘同文开口说道。

  “微臣遵旨!”

  “马上就着手于准备安排相关事宜。”

  刘同文忍不住有些感慨,别看皇帝整天一幅十分好战的模样,可他对于文治方面也是相当的上心。

  古往今来,可从来没有哪个皇帝能做到朱宏煜这一步。

  朱宏煜这种摆明了想要让全天下的人都能读书识字的劲儿头,可是做不得假的。錊

  如果朱宏煜真的能把这事情办成,那秦皇汉武在功绩上怕也远不及他。

  朱宏煜安排完自己一直琢磨的三件事,然后便准备下令退朝。

  臣子们也是抱拳告退。

  朱宏煜在退朝之后,又安排宣传部通过《大明日报》这一喉舌,继续想社会各界宣传新大陆的金矿。

  甚至刻意将朝廷在新大陆的淘金收入公布出去。

  并大胆的创造几个淘金发家的例子出来,用于刺激大明百姓的神经。

  积极准备推动民间力量,也参与到开发新大陆的过程中去。錊

  随着时间的流逝,就在大明上下因为新大陆的金矿而为之振奋激动的情绪,稍稍平缓了些的时候。

  南下前往澳洲大陆的船队也回来了。

  而他们带回来的,同样也是一船船的黄金。

  以及高品质的铁矿石!

  天下人的目光多集中在澳洲那边的金矿上,朱宏煜则是看上了澳洲的铁矿石。

  他知道澳洲那边的铁矿石的储量究竟有多高,质量有多好。

  并且那边的矿石还多是浅层矿,开发起来不算困难。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lw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