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友邦惊诧论(十三)_文明破晓校对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70章 友邦惊诧论(十三)

第(1/3)页

      王东陆原以为北洋的老头子们会谈很久,没想到赵天麟一句“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就让徐世昌与段祺瑞不再继续讨论。很快,王老爹就说起了王东陆的事情。听闻王东陆所在飞机设计局停止运作,人员向其他部门转移,赵天麟神色间竟然是一种欣慰。上下打量了一下王东陆,赵天麟对王老爹说道:“国家自有安排,如王世兄这样的人才,国家怎么可能让他闲着。”

      王老爹听到这里,心中一块打石头已经放下。如果不是为了宝贝儿子,王老爷也不愿意来参加这样的聚会。既然来参加了,王老爹希望的就是听听赵天麟这样人物对未来的评价。连赵天麟都认为没什么问题,王老爹反倒没去多问。

      等吃完饭,王老爹就带着王东陆一起回到招待所。出租车停在门外,王老爹只是说道:“好好等着,别乱走。等你忙完,回家看看。”

      王东陆此时也明白了老爹的意图,想到老爹竟然把自己的事情如此放在心上,着实有些感动,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

      肩头被老爹推了一下,“快点去,万一有人在此时找你,你让人家等着么?有什么话,回了家再说。”

      王东陆最后只能说出句“谢谢爹”,便下了车。到了招待所门口再回头,就见老爹乘坐的那辆看着仿佛是薄铁皮制造的出租车已经行驶起来,向着远处去了。

      进了招待所,走到自己住的房间所在的走廊,就见自己门口站着两穿军装的人。这可把王东陆惊到了,他万万没想到,部队竟然真的在此时来找他。

      下午,王东陆已经开始接受人事调查。王东陆很久没有接受过这么细致的调查,在他短暂加入国安局,以及加入飞机设计局前,都接受过如此调查。与那些时候相比,这次明显更注重。

      四天后,完成了调查的王东陆又与国防军完成了一次谈话。在办公楼长走廊中的一扇门后,王东陆与军队的一位罗少将进行了谈话。少将询问王东陆,是否愿意到某家飞机研究所工作。王东陆当即答道:“只要是制造战斗机的研究所,我就愿意。”

      说完,王东陆就等着与罗少将进行了长时间的对谈。就见罗少将拿出一份东西放到王东陆面前,“慢慢看,仔细看。看完之后决定要不要签了这份合同。”说完,罗少将站起身离开了房间。

      王东陆看到旁边坐着的一位少校,觉得这位的工作应该不是和自己交谈,打开了文件看了起来。这是一份合同,列出了如果王东陆愿意去某家飞机研究所的话,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其他条件都没什么特别,只有在王东陆与研究所结束了合作关系后,王东陆必须经历一个为期数年的“脱敏期”。在此期间,王东陆必须在指定的地方居住生活,不能与规定之外的人见面。

      等罗少将回来,王东陆问出了这条令他感觉不舒服的合同内容,“罗少将,我要是在这个研究所工作到退休,会不会就不用有这个脱敏期?”

      罗少将听到这话,摇摇头,“结束合同关系后,也要经历这样的脱敏期。脱敏期内要遵守的内容是一样的。王专家,你从事的行业关乎国家的技术机密。我想你对此已经有了深刻的了解。”

      这句技术机密让王东陆感觉精神一振,当即表示,“我在什么位置签字。”

      “您要不要再考虑一下?”罗少将没有立刻回答。

      王东陆爽快的答道:“我已经做好准备了!”

      见王东陆态度坚定,罗少将才让旁边的少校指着几处位置,让王东陆签上了日期与时间。之后,少校打开印泥盒,让王东陆在签名上面按下指印。

      这一套流程完成之后,罗少将站起身,向正在用纸擦掉红色印泥的王东陆伸出手,“欢迎王专家到研究所来工作。”

      两支手握在一起,王东陆明白自己能够继续为国家效力,为战斗机行业效力,一颗心终于安稳了。

      两天后,王东陆告别了父母,带着行李上了飞机,直奔目的地成都。这座美丽的城市就将是王东陆未来的工作地。

      在飞机研究所,王东陆陆续见到了不少老同事。只是看到这些人,王东陆就很是高兴。大家一起工作这么多年,互相评价都很高。看得出,这次的人员调整标准真的是德才兼备。

      飞机研究所第一次会议上,一位身穿军服的大校就给每人发了一份清单,“诸位专家,大家以后的工作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是生产我国的战斗机。另外一部分则是就是针对世界各国装备的飞机,以及飞机数据,对这些战斗机的实力进行分析确定。最终,针对外国的战斗机,研发我国的战斗机。”

      众人愣住了,王东陆回想自己的战斗机研发经验。东北政府从1918年设立飞机设计局开始,到1927年中英战争结束之前,注意力都放在解决自己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lw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