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向农村进发_大明新世纪:赤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311:向农村进发

第(1/3)页

  真正让这些老爷们警醒的还是塔奇米提出的第三条,在农村建立类似工会的农村集体组织。按照塔奇米的建议说法,农村的土地大都集中在几个人或者几家人手中,明明亚美利亚这边良田干亩,却弄得大家伙居然没有地可以种,只能去当赤贫农租地,这实在是太扯淡了。早就该每个地区收回一部分土地变为公有,确保每个地方的农民都有一些土地种。

  按照塔奇米的建议说法,农村应该建立由农民负责的村集体,耕种这些公有的土地。每年只负责给国家上缴其中三成的租子即可,剩下的全是农民和集体的。集体留下用于不超过两成的粮食的来维护正常的各项采购和运营,再剩下的那就先平分其中的四成,再一成按照劳动原则择优排序,依次分配。

  这样的村集体政策虽然说还有点粗犷,但是在这个时代那也是响当当的响当当,足以赢得无数农民的信任了。别看说最多只能获得四成左右,你再算上公社负责的种子、耕具,他其实是相当的赚的。这些生产工具在过去那也是要花不少钱的,赤贫农买不起,那就只有去老爷那里租。这一来一去,那可就是不小的数目了。

  会有人趁机接管村集体,为非作歹一起欺压百姓吗?肯定有。所以塔奇米也规定了,农村集体内也必须采取民主投票制度,选谁上去当席主谁就去当,要罢免谁那就罢免谁,而不是由官府指派。官府只负责定时巡检而已,不直接干预农村集体事务。这一决定不能说百分百遏制腐败与勾连问题,但是至少遏制住一半甚至三分之一都是有可能的。

  有开始就能慢慢的改变,先建立起来,再徐图缓之。现在亚美利亚农民的处境也就是刚刚从泥地里拔出来的状况而已,农村集体再黑暗也不至于说比过去还差,毕竟过去那个待遇就已经是压迫到极致了,你再压榨也不可能压榨出油水。要知道,农村集体的农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lw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