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鬼子的总结会_永不解封的档案无错字完整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九十章 鬼子的总结会

第(1/3)页

  让人头痛的林凡,这个时候正陪着美国商务代表团。

  他们听到林凡说要连夜去句容。

  这些人也不愿意去当涂了,他们提出来跟着一起去。

  虽然从这里去句容需要连夜赶路,但这些人也顾不得这么多。

  他们对特种旅地盘上的各种情况,通过这些天的考察。

  已经了解不少,接下来的事情,就是谈条件、做决定!

  这件事情上,林凡是着急的。

  这群商务代表团的资本家们,表面上是一点也不慌。

  到底慌不慌,他们自己心里也是有数的。

  林凡心里也有数:美国刚刚从经济危机里面走出来。

  这些年来,政府大力印钞,搞各种基建,在国内到处发钱。

  用国家投资拉动内需,解决工厂生产和工人生活之间的矛盾。

  短期来看,这种做法起了立竿见影的作用。

  现在情况有所好转,但是一直印钞票,引起的通货膨胀。

  这也是政府无法承受的痛。

  并且人心总是不足的,经济危机的那段时间。

  普通百姓们想要的只是一份工作,能够糊口就好。

  他们想要的工作,政府通过大力投资修路、搞各种基础建设,拉动整个国内的需要,解决了。

  现在这些人的工作有了、随着这些年的通货膨胀,工资也提高了。

  可是政府已经不敢继续执行这种经济模式,再这样下去,整个政府就要破产了。

  准备缩减政府开支和基础建设投资。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整个美国国内的工业生产、会再一次迎来生产力过剩。

  这种后果简单地说:就是产品太多,买的人太少。

  工人太多、工作岗位太少。

  解决这个难题的方法很多,但是都会在整个社会引起阵痛。

  总有一些人是会受到影响的,有一部份人的利益是会受到损害的。

  最好的办法就是把生产出来的产品卖到国外去。

  一下子就能够把所有的问题全部解决掉。

  并且还能够让整个社会的经济形式更加健康。

  可惜的是:这个世界上能够生产工业用品的,不是只有美国才能够生产。

  还有那么多的国家,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生产过剩,需求不足。

  这也是为什么林凡提出在建设一条工业生产线,会引来艾森豪威尔·杰森大使这么的重视。

  美国如果能够在这个有着四万万人口的农业国家倾销工业品,这将会给国内带去至少上百万的就业机会。

  现在特种旅的地盘上已经有一百三十多万人口,按照林凡提出来的设想。

  也可以解决至少三万人的就业。

  如果不是战争,这个代表团里面的人,都已经跟特种旅开始谈判了。

  今天特种旅用实力,展示了肌肉。

  给了这些美国人不少的信心。

  实际上他们根本没有把鬼子看在眼里:他们投资的企业,就算是鬼子占领到这块地盘上。

  也不能够给抢占过去的。

  至少在现在这个时候,他们还是乐观地认为:鬼子不敢对美利坚合众国动手的。

  毕竟鬼子打这场战争,使用的弹药是美国公司生产的。

  鬼子打这场战争,使用的石油,百分之七十都是美国公司生产的。

  鬼子打这场战争,使用的钱财,有一半都是美国商人投资的。

  艾森豪威尔·杰森大使想到自己的国家,左手支持鬼子,右手支援特种旅。

  想想就感觉到这中间有什么不对。

  到底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艾森豪威尔·杰森大使不好意思说出来。

  林凡这个时候心里虽然急,却不能够表现出来。

  双方心里都想着早点商定具体细则。

  但是双方都想要对自己最有利的条件。

  特种旅的炮团深夜回到句容的时候。

  鬼子海军第三舰队终于离秣陵十公里位置的江边接到了黑岩义胜旅团长。

  好运的新家玲央指挥官也活着。

  为了接回江南岸边残存的这二百多个鬼子。

  第三舰队司令官长谷清川也是花费了不少心思的。

  虽然这是在晚上,但是他还是按照自己的计划。

  只派了征用的民船过江,到江南岸边接鬼子。

  然后再转运到第三舰队的战舰上面来。

  长谷清川司令官是知道第二十二旅团出发时候有多少鬼子的。

  它更清楚派出去的第十一战队有多少鬼子。

  这两支队伍加起有一万四千五百个鬼子。

  结果它派过去的民船,只装了半船鬼子。

  就没有了!

  后面没有鬼子了!

  长谷清川司令官不敢相信地问道:“这是真的吗?”

  黑岩义胜旅团长羞愤欲绝,却又不能够不回答。

  长谷清川司令官可是大将呢。

  “只有这么多勇士突围出来的。”黑岩义胜旅团长掩面回答。

  这种感觉,比死还难受。

  这个时候它后悔下午在战场上,为什么不再坚决一点儿。

  那个时候剖腹还能够得到一个勇士的名号。

  长谷清川司令官看着海军第十一战队一千三百个鬼子,现在还站着的有三十来个。

  按存活比例来看,海军活回来的比例比陆军还要多一些。

  凡事多往好事上想。

  只要这么想一想,大互相比烂。

  长谷清川司令官的心态终于平衡了。

  至少航空兵可是一个鬼子都没有活下来的。

  黑岩义胜旅团长其实也可以这么想的。

  自己率领一万三千多个鬼子,至少回来了两百多个。

  比起航空兵,一个幸存者都没有,可是要好上太多。

  接到两百多个突围出来的勇士。

  第三舰队不再停留,立刻向下游回去。

  长谷清川司令官,现在只想要早些回到港湾里面。

  黑夜之中,它总感觉到有一双眼睛正盯着自己的这支舰队。

  华中派遣军司令部:当涂之战的战况。

  整个司令部里面的鬼子们全都知道了。

  无论是那些高级参谋,还是添茶端水的勤务兵,一个个走路都不敢发出声音。

  连呼吸都不敢出声。

  害怕被两眼赤红的华中派遣军司令官烟峻六大将给盯上。

  烟峻六司令官今天晚上已经把手下的参谋们大骂了一回。

  扔掉了不少前去请示的文件夹。

  没有办法!

  它计划得好好的作战计划,开局竟然出现了地狱级别的难度。

  这不是我想要的!

  这不是我们计划的!

  整个司令部的这些参谋们都有这样的想法。

  它们也想不明白:一万多鬼子的队伍,怎么会在一个下午损失了百分之九十九的实力。

  就算是一万三千头猪,特种旅一个下午也抓不完的吧!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第二十二旅团明显就是黑岩义胜旅团长太熊了。

  连累了整个旅团一万三千多勇士,集体玉碎。

  司令部的计划是合理的。

  这个计划必须是合理、可行的。

  错误当然全在下面执行的鬼子了。

  最基础的那些普通勇士们也是合格的,唯一不合格,尸位素餐的只能够是黑岩义胜旅团长。

  要把它送上军事法庭!

  有参谋这么建议道。

  足木悠希参谋看着整个司令部的表演:这个时候不是应该讨论明天的进攻还要不要继续吗?

  要知道明天早晨:还有两个旅团要对特种旅发起进攻的。

  整个华中派遣军司令部里面的这些军官们,发现谴责黑岩义胜旅团长成为一做正确的时候。

  每个参谋都在义愤填膺地发言。

  就连跑腿的勤务兵也发言了:

  “黑岩义胜旅团长打仗不行,多吃多占第一名。

  就在前天它来司令部的时候,

  它喝得那杯茶,我都给它添了三回水。”

  这就对了!

  风气,就是要有一种风气!

  找一个责任者,这个责任者的任何事都是做错了的。

  连它走路的步伐,出门时先迈了右脚都是一种错误。

  烟峻六司令官听着手下的这些参谋们,异口同声地说着黑岩义胜旅团长得不对。

  心里明镜似的,不过脸上却没有什么表情。

  足木悠希参谋听着整个司令部对黑岩义胜旅团长的批判。

  默默无语!

  第十一师团山宝宗武师团长听到黑岩义胜旅团长把整个第二十二旅团全部葬送了。

  心中的怒火再也抑制不住了。

  它的第十一师团什么时候受到过这样大的损失。

  这怎么能够忍受?

  一定要报仇!

  它连夜赶到华中派遣军司令部,当面向烟峻六司令官请战:

  请求给第十一师团一个机会,一个可以向特种旅复仇的机会。

  第十一师团还有步兵第十旅团,还能够再战。

  华中派遣军司令官烟峻六心里也非常的失望啊!

  人人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

  自己的第一把火刚刚点燃,迎面就泼来一盆凉水。

  这可是冰寒入骨啊!

  现在山宝宗武师团长还有一颗再战的心。

  这就很好!很好的了。

  华中派遣军司令官严肃地对着山宝宗武师团长下令:

  “命令第十旅团明天配合进攻秣陵关。

  我们要把两面夹击,变成三足鼎立。

  这一次再也不能够失手了。”

  “是!”山宝宗武师团长接下了任务。

  烟峻六司令官沉吟着:

  “你们在南京城里维持治安的人员,还不能够少。

  毕竟驻扎在南京的步兵就两个师团。”

  这就有点儿让山宝宗武师团长为难了。

  南京到秣陵十五公里。

  想到这里,它对烟峻六司令官建议:

  “这次进攻秣陵关,距离十五公里。

  第十旅团可以不用辎重队前去。我派辎重队在城里巡逻。

  这样既不会影响整个旅团的战斗力,也不会引起整个南京城里的恐慌。”

  “高!实在是高!

  十几公里的道路,士兵们随身携带上干粮就足够支持的了。

  可以不用辎重队。

  城里用辎重队巡逻,也没有人能够发现不什么不同。”

  烟峻六司令官把今晚的第一个表扬,送给了山宝宗武师团长。

  步兵第十六师团中岛今朝吾师团长也在召开军事会议。

  第二十二旅团的全军覆没,让它不得不连夜召开紧急会议。

  让手下的这些旅团长、联队长、大队长们在一起学习一下:

  学习第二十二旅团是怎么在一个下午,

  把一万三千多个勇士的性命葬送了的。

  步兵第二十二旅团在当涂之战中的具体作战情况还不明了。

  这个时候第十六师团了解到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lw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