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长江江面上的争分夺秒_永不解封的档案无错字完整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四章 长江江面上的争分夺秒

第(1/3)页

  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这天,对天国军海军第一舰队纪光远艇长来说:

  这是一个好日子!

  三个多月以来,第一舰队跟鬼子海军斗智斗勇,从来就没有过缴获鬼子战舰的先例。

  今天竟然让自己捡到一条死鱼!

  纪光远艇长指挥着副艇长饶飞白带着九个业务最熟悉的兵到搁浅了的鱼雷艇上面去。

  系好牵引绳,开始拖曳。

  鬼子的这条鱼雷艇有点重,他这条鱼雷艇还拖不动。

  饶飞白艇副带头跳入水里,十个人分列两边,努力配合着推这艘鱼雷艇。

  所有人的心里都有些急,他们知道:鬼子是不是会任由这艘鱼雷艇就这么落入国军手里的。

  也许下一分钟就会有敌机飞过来,把这艘鱼雷艇炸毁。

  纪光远那艘鱼雷艇上的士兵们也全都跳到水里,纷纷跑上去帮忙。

  岸边的一一一师冲出来追杀这条鱼雷艇的士兵们一部分,

  也跳入水里,上百人一起推这艘鱼雷艇。

  还有一部分士兵,正加快脚步朝着不远处的那堆鬼子尸体冲过去。

  他们要去查看那些倒在地上一动不动的鬼子当中,有没有漏网之鱼。

  世上的事情就是这样子的,怕什么就来什么。

  现在的纪光远艇长和饶飞白艇副,最怕的当然就是鬼子的飞机突然到来了。

  同样有这种担心的葛志强艇长,也在祈祷:鬼子的飞机慢点来。

  就在所有人推船的时候,两岸的防空警报都响了。

  凄厉的防空警报声在江阴段的长江两岸响起。

  还在水里的上百国军士兵们,正努力地一起大喊:“一、二、一、推!

  一、二、一、推!”

  天边已经能够看到突然多了不少的黑点,那些就是鬼子的飞机。

  纪光远艇长焦急地大喊:“放弃!放弃!放下缆索。

  准备撤离!”

  偏偏这个时候,刚刚搁浅在岸上像死鱼一样的鱼雷艇,突然动了一下。

  再动了一下,像是被翻在岸上的乌龟,被大浪推动着开始翻身了。

  搁浅的鱼雷艇开始向着江里移动起来,它只要动起来了,就越来越快。

  很快就完全浮在江面上,饶飞白赶紧跳上这艘鱼雷艇,指挥着手下的这九个人,赶紧发动起来。

  刚刚帮忙推船的一百多名一一一师的官兵们,这个时候也赶快向岸上冲去。

  他们要在敌机来临之前回到防御工事里面去,否则就这样暴露在外面,是承受不了鬼子攻击机的机枪扫射的。

  纪光元艇长已经命令艇上的高射机枪朝着敌机飞来的方向,随时准备射击。

  他这艘鱼雷艇也在加速离开这里。

  葛志强艇长也顾不得再打捞江面上的那些鬼子船员了。

  他也在命令着鱼雷艇加速离开这片区域,只是今天他的鱼雷艇上多了一百三十三个鬼子船员。

  负荷太重,根本快不起来。

  现在葛志强艇长只能够希望鬼子不是奔着自己来的了。

  他这艘鱼雷艇,现在完全就是鬼子砧板上的肉啊,机动能力不行,抗打击能力更不行。

  纪光远也终于把这艘刚刚缴获过来的鱼雷艇开动起来,迅速向着上游开去。

  筑比地聪太中队长接到救援江阴段帝国海军被困,需要航空战队去支援的命令时候。

  第一个冲上了天空,他在机场盘旋了一圈,等候着自己身边已经有八架飞机伴飞的时候。

  这才一起沿着长江向江阴要塞飞过去,在他们离开的时候,地面的机场还不停地有飞机升上蓝天。

  从南浦机场起飞,到江阴要塞也只有七十公里空距,全速飞行只十五分钟。

  筑比地聪太中队长带着八架飞机,最先出现在江阴防线所有国军的眼里。

  筑比地聪太中队长的目的很明确:救援被困在东面上的帝国海军战舰。

  因此他的目光一直就在江面上搜索,远远地就看见江面一艘军舰侧翻在长江中间,这不可能是搁浅!

  江面上还有许多的漂浮物,也有许多人头浮动。

  这些东西筑比地聪太中队长都不关心,他关心的是帝国的战舰。

  可是江面上只有一艘侧翻的战舰,并且用筑比地聪太中队长的眼光来看,这艘战舰绝对会在五分钟内完全沉没。

  他赶紧把看到的场景汇报回去。

  第三舰队长谷川清司令官简直不敢相信自己收到的情报:就这么一会儿的时间。

  自己派出去的一支舰队,十四艘各种船只,就这么没了。

  想到自己派出去接应的这么多战舰,无论如何也不能够把拨出来的大刀就这么收了回去。

  长谷川清司令官命令:“改变作战方案,对江阴地段的守军进行报复性的打击。”

  接到命令的前线飞行员们,不得不继续前进。

  筑比地聪太中队长是听说过:江阴是航空兵的坟墓。

  这是那些侥幸逃生回去的飞行员们说出来的。

  这样的飞行员,在筑比地聪太的机群里面就有一个。

  并且这个人早就公开叫嚣过:无论如何也不会进入江阴空域!

  大棒虎太郎就是这个无论如何也不会进入江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lw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