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枫泾滨阻击战(上)_永不解封的档案无错字完整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八章 枫泾滨阻击战(上)

第(1/3)页

  林凡带着特种连从江阴出发向枫泾镇赶去,这段直线距离不到三百里的道路。

  特种连乘坐汽车足足走了一天一夜,一路上他们都能够看到有队伍向前线调防的。

  更多的是向后方转移的各种物资和装备。

  这一次特种连的几个坦克手轮换着开车,每前进三个小时,就需要停下来休息半个小时。

  这不是特种连的士兵们娇贵,不能够坚持前进。

  实在是他们开的这些汽车,跑上几个小时后,就不得不停下来歇息,否则的话,水箱开锅,欲速则不达了。

  整个特种连赶到枫泾滨的时候,已经是十一月八号下午七点过。

  前天的时候,日军第十八师团就已经组织了二千多人开始进攻枫泾滨了。

  那个时候,抵达这个地方的只有日军第十八师团的先锋小股部队。

  这支队伍总人数不到二百,刚刚试探一下就被防守在这里的四十一团打退。

  就在今天上午,日军第十八师团的大部队抵达,他们立刻开始了强攻。

  这些鬼子在下午三点的时候,用一百骑兵试探性地发起了冲锋,被四十一团从正面击退。

  下午五点的时候,鬼子纠集大部队,换了一个方向进攻。

  这次他们进攻的是位于枫泾滨东南一公里的北旺泾。

  防守北旺泾的是一二八师直属警戒连,这是一支有着悠久历史的队伍。

  日军集中优势兵力进攻了足足两个小时。

  坚守在北旺泾的预备十一师警戒连全体官兵奋起反击。

  这一次日军吸收了下午进攻枫泾滨主阵地时候的教训:

  凭借着优势兵力,组织了两支队伍,一支专门负责进攻北旺泾,一支专门负责阻击前去增援的国军。

  到晚九时,警戒连官兵打光所有弹药,这个时候,援军还是不能够突破日军的阻击。

  迟迟无法对北旺泾阵地上的警戒连做出支持。

  警戒连伤亡惨重,并且已经没有了弹药。

  全连还能够站立起来的官兵,全都端起刺刀跟优势敌军进攻白刃战,全体牺牲。

  北旺泾沦陷,枫泾镇的防御这个时候已经出现了一个口子。

  特种连的士兵们,仅仅在枫泾滨后面稍作休息。

  夜里十一点的时候,日军再次出动强大兵力,连夜进攻。

  日军第十军团从杭州湾登陆以来,第一天进攻非常非常顺利,从第二天开始。

  它们感觉受到的抵抗越来越激烈,现在它们军部有一种担心:害怕夜长梦多,国军若是全像松江阻击战一样的拚死阻击,它们的队伍还没有完全展开。

  会被国军士兵在狭小空间里面包围,歼灭。

  这是第十集团军最担心的事情。

  因此第十集团军命令第十八师团,连夜进攻,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占领枫泾镇。

  它们的目的是占领枫泾后面的嘉兴,这个地方是苏嘉铁路的重要节点,国军右翼这个时候正在从这条线上迅速撤退。

  今天晚上的战斗,从一开始日军就投入了上千的兵力,对枫泾镇正面的所有阵地同时展开进攻。

  预备十一师四十一团防守的枫泾阵地,面临着日军二千多人的进攻。

  四十一团的防御工事在最外面,整个防御工事都是沿着铁路线构造的。

  在铁路线的北面放了一营做为前突阵地,三营做为第二层阻击阵地。

  二营在铁路线南侧做为前突阵地,二营身后是一零九师六百五四团三营、二营组成。

  沿着铁路线,从枫泾到嘉善层层都有国军部队阻击。

  战斗刚刚开始,日军的炮火猛烈,整个战场在照明弹的照耀下,亮如白昼。

  在最前线指挥的四十一团团长张伟重伤,不得不送到后方治疗。

  整个战场由四十一团副团长苏学苏接手指挥。

  林凡率领特种连参加主阵地的守卫,他们刚刚进入阵地,就看见鬼子冲上来了。

  一百七十人的特种连,出现在日军攻击最猛烈的一营阵地上。

  这不是特种连参加的第一次阻击战,但这是特种连没有做好准备情况下参加的第一次阻击战。

  林凡命令直属队就地架起七门迫击炮,前些日子天天跟着他的四个人,每人操作一门。

  他迅速操起一门炮,略微计算了一下,一下子就打出去五连发。

  林凡从来都是严格按照标准来做的,手里这门炮连续打了五枚炮弹后。

  马上换上另一门迫击炮,又是一个不停歇的五连射。

  这门炮的炮筒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连续射击五发后,炮筒已经滚烫。

  林凡扔下这个炮筒,捡起另外一个炮筒,再次急速五连发。

  特种连里面的老兵们,都是见识过林凡这种操作的。

  并不觉得有什么奇怪的。

  牛东兴、包俊彦他们这些才从根据地来的这些骨干们。

  从心里讲,对林凡这个连长还真的没有多少服气的。

  他们加入特种连也只有二天时间,并且这两天时间里面,多数时间都在汽车上行军。

  对林凡的了解,也全是听特种连的士兵们吹嘘。

  吹嘘他们的连长有多么的了不起,有多么的厉害。

  这些打过不知道多少场战斗的游击队长,游击队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lw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