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弱国无外交_永不解封的档案无错字完整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章 弱国无外交

第(1/3)页

  美国国内已经接到了威尔逊·纳森发回去的紧急事态通报。

  罗斯福总统不得不正视东方正在发生的事情。

  他们在上海公共租界里面有好几万公民生活。

  如果不管他们的死活,让这些公民被日本人用煤气罐炸死。

  不用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整个国内的民众一定会第一时间把自己赶出白宫。

  并且自己的名字也会永远被钉在耻辱柱上。

  这是不可能的!永远都不可能的!

  想想自己花费了这么大的心思,才把美国经济从危机里面带出来。

  怎么能够允许发生这样的事情。

  罗斯福命令立刻召开紧急会议,商讨东方突然发生的事件。

  他对于威尔逊·纳森对日本人发出的最后通谍,表示了赞同。

  无论如何,美国公民在海外的生命,财产一定要受到国家的保护。

  美国海军上将亨利·欧文也接到了威尔逊·纳森发过来的紧急事态通报。

  整个美国驻上海的四十多艘军舰,立刻开始了战斗准备。

  舰炮脱去炮衣,水兵们在甲板上开始紧张地跑动起来。

  四十几艘战舰慢慢开进了黄浦江里,向着吴淞江码头的日本军舰、补给船冲锋。

  面对着美军的威胁,日本军舰立刻做出了对应的准备。

  这一次双方是真的剑拨弩张,双方的战斗一触即发。

  英国首相尼维尔·张伯伦也收到了从上海发过来的紧急电报,见到自己在海外的公民受到了日本人的严重威胁。

  他没有冲动,立刻思考起来:日本做为一个新兴的东方帝国,现在的军事力量已经是亚洲第一。

  并且现在日本跟英国之间的贸易还非常紧密。

  想到这里,他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不允许驻扎在上海的英国舰队主动攻击日本人。

  尼维尔·张伯伦的命令很快传递到了英国舰队司令手上。

  英国海军中将查尔斯,不得不让跟着美军行动的军舰,暂时停止下来。

  同时让陆地配合作战的队伍,也立刻回到驻地!

  上海滩上的这些大国兵力的动向,立刻引起了国军在留在租界里面那些情报人员的注意。

  这些人四处打探消息:他们只能够打听到英美两国使者,前往日本大使馆。

  至于他们是为了什么事情去的,消息却是打听不出来。

  美国军舰为什么突然出现在黄浦江上面,并且还把炮口不客气地对着了日本在吴淞江上的码头、军舰、补给船。

  日本帝国战争的坚定支持者,帝国的最高首脑,收到英美两国公使发出来的最后通谍。

  吓得赶紧从自己的宫殿里面发出了最严厉的命令:“上海派谴军立刻停止在上海市区里面的所有军事行动!”

  这个命令,是最高首脑从皇宫里面直接发出去的。

  松井石根收到这封电报的时候,不得不叹息一声。

  下达了所有上海市区的部队,立刻停止军事行动!

  如果不是帝国那位高高在上的最高首脑直接下达命令,他根本是不会理会的。

  坐在日本大使馆里面的英美两国大使,听到了川越茂大使亲自拿到的日本最高首脑指示。

  心里总算是落下去了一点。

  现在只看那些日本军人,遵守这个命令了。

  果然不到一分钟,一直响彻天空的轰炸停止了。

  外面的炮弹轰炸停止了。

  日本大使川越茂终于松了一口气:帝国最大的危机暂时解除了。

  不过他也知道,现在只是暂时解除了。

  四行仓库的那些国军士兵,终究是需要解决的。

  他小心翼翼地提议:“两位大使先生,四行仓库帝国是一定要拿下来的。

  具体怎么样的拿下来。我们今晚可以举行一次会议,商讨一下最合适的方式吗?”

  英国大使吉尔伯特奥斯蒙和美国驻华大使纳尔逊·詹森互相看看,这种事情他们是可以做主的。

  都谨慎地轻轻点了一下头。

  两人内部商量算是完成,这才对川越茂说道:“好吧!这次会议,我方将会有武官和驻上海联合舰队司令官派人参加。”

  只要能够把这两个国家的人拉到谈判桌子上面来。

  川越茂就已经胜利了。

  只要能够谈,就有合作的可能性。

  区别只是帝国让出去的利益有多大。

  无论如何,帝国付出去的所有代价,都是将会从脚下这块土地上面加倍取出来。

  双方约定,晚上八点开始,在和平饭店进行四方会议。

  现在时候是一九三七年十月二十七日下午四时五十五分。

  英美两位大使开始告辞,他们此行的主要目的已经达成。

  在离别的时候,两位大使也把自己又有士兵在刚刚的炮击当中受到了惨重的伤亡,提出了抗议和索赔要求。

  川越茂严肃地承认这是帝国军队的过错,帝国一定会本着:不推诿,不扯皮的负责任态度,为那些受伤的士兵付出满意的代价。

  这个时候,两位大使才微笑着离开。

  外面的炮弹轰炸突然就停止了。

  像是正在打鸣的公鸡,被人一把攥着了脖子,声音一下子就消失不见。

  一连长上官志标命令:“所有士兵,马上出击,抢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lw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