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画图论草原_布衣首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七十八章 画图论草原

第(1/3)页

克伦很高兴眼前这个汉人遵守信诺来营地看他,尤其是听说对方乃新科探花,还是有勋位的爵爷时喜出望外,立即让人去禀报自己的父汗,同时殷勤地请李丹到自己帐内。

    李丹刚迈腿又缩了回来,原来里面有两位年轻女子。据他所知,从规矩上讲,没有主人许可外人不能进入有家眷的敖包。

    厄古人以前不讲究这些,但自前朝定都燕京开始接受汉式教育,他们多少受些影响,且漠南各部汉化程度较深,上层更是如此。

    他拿不准乌拉部的习俗,所以最好是先退出,征得主人的同意。

    克伦见状哈哈大笑:“探花郎不必拘礼,你是好朋友,咱们不见外!”说着先进去,李丹这才微笑着跟了进去。“这是贱内,”克伦介绍:“我已经有两个妻子和一个儿子。”

    “哦!赛罕艾乐白纳塔(多么幸福的一家人呐)!”李丹恭维,他本以为年纪看上去更小的是他另一位妻子,不料他却介绍说:

    “这是我妹妹额济纳。我有三个妹妹,最小的才这么高。额济纳是二妹妹,她今年十六岁了。”

    “哦,比我小两岁。”李丹说完就有点后悔,因为他看到克伦很诡异地看了他一眼,然后摸着下巴嘿嘿笑起来,额济纳的脸唰地红成一块布。

    “你的儿子没有来?”李丹赶紧打岔:“其实一起来中原看看多好。”

    “不、不行,我或者他必须留一个在草原上。”

    克伦一说李丹明白了,肯定是留下以备万一时至少部族还有个公认的首领,否则立即成一滩散沙了。

    “以后有的是机会。”李丹说着转身从毛仔弟手中接过带来的糖和盐巴献给女主人,然后在克伦为他指定的客人位置上坐下来,谢过女主人后欠身用右手接过奶茶。

    见他一番动作行云流水非常自然,克伦惊异地问:“探花郎以前去过草原吗,或者有没有那边的朋友?”

    “梦里去过。”李丹淡淡笑着回答:“见到过广阔无垠的草场,如云如风的牛羊和马群,听到过火不思(弹拨乐器)动人的旋律,品尝过鲜美的手把羊肉,痛饮过最好的马奶酒。

    梦醒之后,不知为何一切还是那么清晰,就像昨天晚上的事一样。”

    克伦听得目瞪口呆,他从未见过有汉人儒生这样动情地描述草原,如果对方没有亲眼见过、亲身经历,是不可能知道这些的。

    但……很明显这个年轻人不可能去过,这是怎么回事呢?

    他摇摇头只能用自己想得出的理由总结说:“这一定是长生天的意志,为我们草原送来了一位足可信赖的朋友。”

    “希望是这样。”李丹说完两人哈哈大笑,气氛相当友好并和谐。

    李丹问起克伦怎么汉语说得这样好,克伦告诉他自己有位优秀的汉人师傅,说完便命侍卫去将太傅(汪有年)请来。

….

    “告诉他我这里来了位尊贵的好朋友叫李丹,他可是今年科举的第三名,很厉害、很厉害的人物呐!”克伦自从知道李丹是探花郎之后,愈发觉得自己有面子。

    参观过科举考场之后,他才知道这届全国有近两千举子在四京参加大考,共录取新科进士七百二十三名,是本朝立国以来人数最多的一次。

    两千多份卷子全部封存后,由翼龙卫和禁军押运到国子监统一阅卷,最后录用了考生的三成,李丹名列其第三名可见是多么不容易的事!

    而李丹是知道的,皇帝从两广、贵州、甘肃重新划定或细分府县,

    又通过江西考弊案、应天府学政案、贵州苗瑶反对并寨起事、江西娄杨叛乱以及襄王不端案,罢黜、斥退、问罪大批官员,致使吏部上报空缺多达两千七百余!

    这些空出来的岗位除去安置往年待分配的候补官员外,还要安置大批靖武九年开始观政(入仕前的实习期)的进士,然后再从今年二、三甲中选拔些,这样将将补齐人数。

    本科取士这么多不是没原因的,空缺太多缘故。通过这样的换血,皇帝悄无声息地把自己的势力填补进帝国官吏的队伍,然后造就出大批心怀感激的忠诚精英。

    乞蔑儿汗和汪有年一前一后地迈进帐来,李丹起身和他们见礼、寒暄。当他开口问大汗:“今年草场上的马尔可肥,牛羊吃得可好?”

    乞蔑儿汗用同样惊异的目光和汪有年对视了一眼,笑眯眯地反问:“李探花怎么想起来问这个?”

    “咦,难道乌拉草原上的人们见面问好时,不是互相以此致意么?对朋友的关心,哪有比咨询马儿、牛羊的状况更合适的呢?”

    前世留下的印象里牧民都是这样打招呼的,所以李丹以为即便这个时代应该通用,没想到乞蔑儿是这个反应。

    “哈哈哈……!”乞蔑儿大笑:“是的、是的,我们见面时就是这样问好,只是没有想到探花是中原人还是南方人,却对草原上的事这样熟悉和关心。”

    “哦,这不过是因为听个朋友说似乎这两年草原上一直没有白灾,大家都在传说今年会有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lw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