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九十三章 扫北大捷_家兄朱由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两百九十三章 扫北大捷

第(2/3)页

隐作痛。

  “两天……只要再坚守两天,我都有机会……奥巴这头该杀的蠢驴!”

  一想到自己没打出时间差,没能迎来一场大捷,还丢了几十门重要的铁炮,耗费了疾驰到此地的几千石粮食,黄台吉的呼吸就灼热了许多。

  为了挽回损失,他转头当即道:

  “命令全军往北边撤退,沿途遇到科尔沁的其他部落不用留情,牛羊全部劫掠回上京城。”

  “他们既然没有向奥巴汇报明军的消息,说明他们已经投敌,留下的牛羊马匹只会成为明军的助力。”

  “奴才领命。”固山额真应下,而黄台吉也不舍的看了一眼哈剌温山。

  他用行为告诉了金国诸将,不是谁都可以和朱由检、努尔哈赤一样来打大迂回、大包抄的。

  时间差把握不好,或许惹上一个猪队友,说不好就是全军覆没的结果。

  金军开始撤退、而他们撤退的踪迹直到一天后才被明军发现,三天后送到了朱由检的面前。

  “倒也是他的风格……”

  格勒珠尔根城,不对……或许该说泰宁城。

  当朱由检在城内的简易合院中接到满桂让人送来的消息时,他并不奇怪黄台吉的撤退。

  黄台吉又不是蠢材,后金也不是明军,他们注定了不可能用大伤亡来换取一个局部的胜利。

  在得知明军已经攻陷泰宁城,并且部分兵马开始回援的时候。

  除非黄台吉愿意顶着被明军多面包夹的风险,不然不可能去主动进攻驿道山口的明军。

  不过黄台吉这次的战术确实打乱了朱由检的战术布置,不然他完全可以让三骑卫追击奥巴到东西伯利亚再返回。

  这次没有剿灭奥巴始终有些遗憾,不过获得了上亿亩的草场,开拓了一省疆域,确实值得庆祝。

  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怎么把这一省疆域巩固好了。

  想到这里,朱由检开始思索,而这时院外一名指挥使也一路快走进了院落。

  他手里拿着一份羊皮卷起来的东西,进入院落后便双手呈上羊皮卷道:

  “殿下,鄂木布等科尔沁南北十四部落台吉表示愿意归顺大明,并尊万岁为“博格达汗”,尊殿下为太师……”

  “……”听到鄂木布等诸多科尔沁部落台吉贝勒的上表,朱由检在听到自家哥哥被尊称为博格达汗的时候确实很高兴,因为如果翻译过来的话,应该是“神圣汗”。

  只是当他听到自己被尊为太师的时候,总感觉有些怪怪的。

  在他印象里,被尊为太师的好像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这群家伙不是在内涵我吧……”朱由检有些语塞,但不管怎么说,被奉上汗号这种事情还是比较让人高兴的。

  他当即转头看向了旁边的羽林卫指挥使,开口说道:

  “向朝廷报捷,不要夸大,说词谦卑一些,不然朝中的文官还以为我们在胡乱吹嘘。”

  “是……殿下。”羽林卫指挥使带着笑意应下,随后安排军中书吏开始报捷。

  不过在他这么做的时候,朱由检看了一眼蹲在墙角的一名官员,心里有些无语。

  这是他从起居注官里抓来充当战事记录的官员,只是对方好像把写起居注时的坏习惯留到了这里。

  “没能和黄台吉交上手,总感觉这一仗打的有些没有意思……”

  摸了摸下巴,朱由检只觉得这第二次扫北,除了和虎蹲兔那厮打出了一丝痛快外,其余全程都没有什么意思。

  这时候,他反而理解了自家老祖宗朱棣为什么每次扫北都倍觉没有意思,却有热衷的原因了。

  不扫吧他来骚扰你,扫吧,这厮又跑的跟兔子一样快。

  现在沙俄的探险队还在叶尼塞河以西,对中西伯利亚和东西伯利亚没有什么限制能力,也不能挤压蒙古人生存空间。

  这倒是给了漠北和漠东蒙古逃跑的空间……

  “算了……报捷吧!”

  朱由检起身走出了院落,而带着捷报的八百里加急塘骑也畅通无阻的直接带队南下。

  与来时还需要翻越哈剌温山脉搞奇袭不同,自泰宁城往南的诸多科尔沁部落在见到明军骑兵的时候都乖乖的低下了头。

  不管是各部落的贵族、牧民,还是奴隶……

  他们都在昨日就知道了一件事,大明朝的皇帝成为了他们的博格达汗,大明朝的齐王殿下成为了他们的太师。

  换而言之,眼下他们已经是大明的百姓和子民,日后双方将不再有战争。

  不过、他们的博格达汗和太师要怎么治理他们,这让所有人都内心忐忑了起来。

  畅通无阻的塘骑很快南下,从泰宁城到京城,一千九百里路程,他们泰然的前往沿途的科尔沁诸部更换马匹,享受了一把众人的注视后继续南下。

  在四月初三的这一天,十二名塘骑冲入了长城内,经过两个时辰的疾驰,在午后百姓都吃饱饭溜达的时候,十二名塘骑故意从京城诸多城门冲入京城,高举着手上的文书大喊:

  “扫北大捷!”

  “扫北大捷!”

  “齐王于多伦草原大破虎蹲兔,于哈剌温山塔尔河大破科尔沁奥巴……”

  “虎蹲兔北逃,奥巴东逃,自京城南北二千里在无王庭……”

  “漠南诸部尊大明天启皇帝为博格达汗……”

  十二骑好像是故意的,把消息念得特别清楚,尤其是在诸部尊称博格达汗的消息上念得特别大声。

  官道沿途百姓有的还在用牙签挑牙齿,有的还在路边吃路边摊,还有的在饭后散步。

  他们甚至都没有反应过来什么情况,好似大喇叭的塘骑们就策马掠过,向着皇宫的大明门而奔去。

  别问为什么不走东华门……

  打了一场大捷,走一趟大明门,体验一把百官大朝会的瘾,这才是一名报捷塘骑最高的殊荣。

  在塘骑们的大声宣传下,很快内外东西四城百姓都知道了扫北大捷的消息。

  这消息一时掀起千重浪,诸多百姓喜出望外,不敢相信去岁还带兵叩关的虎蹲兔就这样跑了。

  自京城南北二千里无王庭,这是永乐年间才有的盛况和赞誉。

  一时间整个京城陷入了群情鼎沸的氛围,而十二名塘骑也在大明门前集合,高举手中捷报示意皇城三卫开城门。

  皇城三卫将消息通知了文华殿、五军都督府,以及刚刚散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lw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