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七章战略研讨_大明之南洋再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七十七章战略研讨

第(2/3)页

快让我大明的统治秩序在西南铺开!”

  “暂且来看,大明在收复西南之后要做好从东南给西南输血的准备。”

  “并且,为了恢复西南民生,朝廷应当提前准备制定相应的减免赋税的政策。”

  “再加上接下来要发动北伐战事,收复故都!”

  “朝廷上下一定要提前做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打算!”

  朱宏煜话音落下,诸人齐声应诺。

  朱宏煜微微颔首,接着提出了下一个议题。

  “第二点,便是接下来的经济发展战略!”

  “首先,请财政部部长来为我们做一下今年一年大明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财政收支情况。”

  朱宏煜话音落下,大明财政部部长温召仑从座位上站起身来,向着会议室内的所有人作揖行礼。

  行完礼之后,他从手边拿起一封财政报告,然后读了起来。

  “去年一年,大明的经济发展状况良好,工商发展彻底走上了正轨,增长速度达到了将近百分之一百二十……”

  一年增长一倍多,乍一看这个数字很夸张。

  但要是知道现在大明的具体情况,就会发现其实这一点也不夸张了。

  大明是去年的年末打完的江南决战,今年整个东南入手。

  在得到了东南的市场和资本的加持之后,工商业一年才增长了一倍多,可算不上快,甚至都可以说是有些慢了。

  当然了,这个数据统计的并不完全就是了!

  大明的工商发展状况的相关数据,是根据大明今年在工商上的税收,以及那几个沿海的经济开发区的发展状况倒推出来的。

  以现在大明的现状,肯定不乏偷税漏税,或是将店铺工厂开在开发区外的……

  所以,大明朝廷统计出来的这么一个数据,虽然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但并不准确!

  真实的数据只能更加的惊人!

  温召仑接着开口说道。

  “除此之外,大明今年一年的税收,较之去年增长了将近四倍。”

  “达到了两万万块银元的规模!”

  之所以会有这么夸张的增长幅度,同样是因为大明刚收复了东南。

  东南这个财税重地,就是这么的惊人!

  当然了,这两万万块银元中,有很大一批都是实物税收。

  比如粮食,茶叶,丝绸,瓷器等……

  可即便如此,这个数字也依旧是一个很夸张的天文数字。

  差不多是崇祯年间大明一年岁入的两三倍!

  这还是在朱宏煜给底层百姓免除了一大批的苛捐杂税,减免了很多税赋的情况下。

  有谣言说,崇祯年间大明一年岁入就几百万两,这话没错,但不完整。

  崇祯年间一年的岁入确实只有几百万两,但这说的是银子,大明朝廷税收的大头,其实是实物。

  比如粮食什么的!

  所以,崇祯年间的大明虽然穷,可也没穷到一年只有几百万两岁入的地步。

  崇祯年间大明一年的岁入,折算一下杂七杂八的各种实物,大几千万两还是有的。

  不算少!

  但当初大明朝廷所面临的窟窿实在是太大了。

  这么点岁入,根本不够填窟窿的。

  但是,和现在的大明比起来,这一年大几千万的岁入,却又不算什么了。

  现在的大明朝廷只有东南以及南洋在手,整个天下也就到手了四分之一。

  可税收却是达到了崇祯年间的两三倍!

  当然,更重要的问题是,现在的大明朝廷非但有钱,还没窟窿要填。

  朝廷的财政自然是健康的!

  同理,岁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lw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