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二章岱海大捷(求订阅求月票)_大明之南洋再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百四十二章岱海大捷(求订阅求月票)

第(2/3)页

但提到战争,他们比谁都要兴奋。沅

  “杀啊!”

  “沙皇陛下万岁!”

  “哥萨克无敌……”

  “……”

  只是,渐渐的,随着时间的流逝,阿列克谢等人也察觉到了不对劲。

  不管自己怎么追,是加速,还是减速,是纵马狂奔,还是缓缓徐行,和前面的明军的距离就一直没有变过。

  就像是……就像是对面明军有意吊着自己一般。沅

  好似自己等人从来都没有占据过战场主动权。

  “该死的明人,不敢和勇敢的哥萨克作战,只敢逃跑,真是懦夫!”

  阿列克谢的身形随着战马的奔驰而起伏,不断的开口咒骂着,个人情绪非常的激动。

  只是就在这时候,伴随着大地一阵抖动,阿列克谢注意到,他们的侧翼出现了一队百人上下的明军精骑。

  一面明字大旗在半空中猎猎飞舞!

  “杀!”

  “破虏!”沅

  “大明万胜!”

  “……”

  这队百人上下的明军精骑刚刚一出现,便径直向着阿列克谢等人冲了过来。

  马背上的骑士高大雄健,赤色的胸甲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着寒光。

  这些明军哨骑虽然由于执行的是侦查的任务,所以没穿全甲,但大多数人还是都穿有一件胸甲的。

  也能提供一定的防护!

  随着距离敌人越来越近,一名名明军精骑抽出了左轮手枪,做好了骑射的准备。沅

  而与此同时,刚刚还在狼狈奔逃的高梁一行人见援兵地点,也是掉转马头转身冲向了战场。

  准备要和自己摇来的人并肩子一起上!

  阿列克谢见此一幕,知道自己等人中计了,惊慌的同时就想要转身逃跑。

  但是,哪里有这么容易的事情。

  那些赶来增援的明军精骑眨眼间便冲杀了过来。

  紧接着,便是响彻战场的啪啪声。

  近距离的贴脸六连发,这个世界没有哪一只骑兵能够挡得住。沅

  再然后,仗着自己精良的甲具,一名名明军骑兵抽出马刀,径直冲入了哥萨克的阵列之中。

  他们就如同一把犁地的犁头,在哥萨克阵中犁过。

  所过之处,留下满地的残肢断臂,以及哀嚎的伤员。

  锋利的马刀能够轻而易举的切开这些哥萨克的身体。

  他身上外罩的斗篷和厚厚的皮袄完全挡不住明军锋利的马刀。

  而他们的马刀劈砍在明军士卒的胸甲上,却是只能迸射出点点火星。

  无法造成有效杀伤!沅

  而与此同时,兜了一圈的高梁等人也是杀了回来。

  马蹄翻飞,方立展示了一下镫里藏身的花活儿,然后便扣动了扳机。

  花活儿归花活儿,但时代变了,要说杀敌,还是越简单越好。

  战场上的局势还在继续演变。

  明军以只有敌人一半多一些的兵力,迅速的绞杀着那些刚刚还在耀武扬威的哥萨克们。

  以往时候,在战场上表现的相当的凶悍善战的哥萨克在明军面前,几乎没什么还手之力。

  这些前几天还在联军的南下的过程中,肆无忌惮的劫掠着蒙古部落,耀武扬威的杀人的哥萨克,现在却是在被单方面的屠戮着!沅

  也真是应了风水轮流转的俗语。

  马蹄翻飞,火枪声不断的响起。

  锋利的马刀几乎要成为所有人的噩梦。

  阿列克谢眼睁睁的看着眼前的一切,脸上满是绝望,口中喃喃道。

  “黄祸……黄祸……”

  “黄祸又要来了!”

  上一次罗刹人体会到这样的恐惧还是上次……沅

  啊呸,是蒙古人西征那次。

  阵阵马蹄声中,阿列克谢一行的二百骑被迅速剿灭干净。

  有人被杀到崩溃,转身想要逃离战场,但却是被明军骑兵追上之后,从背后砍下了脑袋。

  这些哥萨克所骑的战马,虽然全部都是最初的顿河马的原型,在世界范围内,都能算是顶尖的战马。

  但是,再怎么顶尖的战马,在跨越大半个亚欧大陆之后,都不可能再保存有多少战斗力了。

  不是所有的战马都和蒙古马一样皮实耐操好养活,可以适应大多数的生存环境的。

  当然了,现在明军所用的战马也不差,是河西马,蒙古马,高原马,以及辽东马。沅

  外加一部分通过海贸和西方人购买来的伊比利亚马,印度折耳马,中亚阿拉伯马等马种优中选优,杂交出来的好马。

  成色可是相当优秀的!

  不必这些哥萨克们所用的顿河马差。

  ……

  类似这样的小规模交锋不断的发生。

  随着战事烈度的不断提高,双方都能够意识到,真正的决战要来了。

  大明光复八年三月中旬,双方的主力兵马在岱海附近碰头。沅

  双方刚一碰头,蒙沙联军那边便被明军打了个埋伏,来了一手当头棒喝。

  现在的战场上,明军的哨骑占据了绝对的上风。

  偌大的战场,只要蒙军哨骑一出现,就会被明军的哨骑绞杀。

  然后,在失去哨骑所能提供的视野之后,蒙军的前锋便一脑袋钻进了明军的包围圈中。

  伴随着一阵阵马蹄声,额日德木派出去的两千前锋骑兵迅速被明军绞杀殆尽。

  只有寥寥百余骑侥幸冲出了明军的包围圈,返回蒙军中军,将这一消息通报给了额日德木。

  而额日德木在接到消息之后,瞬间便陷入了慌乱之中。沅

  脸上的表情也是有些惊惧。

  这正式的决战还没开始,他便被明军给了一个下马威。

  蒙军原本就不算高的士气,顿时就收到了极大的打击。

  额日德木开口询问道。

  “诸位,本汗接下来该如何是好?”

  他身边的蒙军诸将皆是面色难看,不知所措。

  很显然,这些蒙军将领对现在的局势也是无可奈何。沅

  倒是伊万诺维奇开口说道。

  “尊敬大汗,我军前锋的战败也不过是中了埋伏而已,只要我军接下来小心些,不要再中埋伏,明军是不可能打败我们的。”

  在伊万诺维奇的固有印象中,明人应该多是步兵。

  想要用步兵来对付骑兵,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管怎么说,他们打不过总是能跑的。

  步兵肯定追不上骑兵,这是尝试。

  额日德木闻言,脸上的表情明显松快了一些。沅

  别说伊万诺维奇这个罗刹人了,在明军哨骑的有意封锁之下,就连额日德木等人也是不知道北上的明军几乎全部都是骑兵。

  他们还在用原来的目光看待现在的大明!

  光是这一点,就使得他们此战,除去战败之外,没有别的可能性了。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连敌人的底细都不知道就贸然带兵迎战,可不是一个知兵者该做的事情。

  ……

  大明光复八年,三月底!沅

  双方的兵马在经过频繁的试探,以及遭遇战之后,都已经抵达了岱海的主战场。

  两座大营之间相隔十余里,遥遥对峙着。

  朱宏煜站在一座临时搭建的瞭望塔上,手持望远镜瞭望着战场。

  而在明军大营内,一只只热气球开始升空,准备要负责配合哨骑,监视整个战场的动向。

  朱宏煜则是在中军中,召集诸将议事。

  “根据我军哨骑所侦查到的信息,敌军的兵力当在十五万上下,而非是其对外宣称的三十万人。”

  “这十五万人中,有一万的罗刹兵,剩下的便都是蒙古骑兵。”沅

  徐斌站出来为诸将解释当前的敌人的具体兵力情况。

  朱宏煜闻言,微微颔首道。

  “呵呵,敌人的兵力和我大明的兵力倒是差不多。”

  “我军此战若想要以最小的代价,取得大胜,最好是要将我军的优势给用到实处。”

  朱宏煜的思路向来很清晰。

  战争便是这样,扬长避短是最简单的原则,以我之长攻彼之短永远不会有错。

  明军此战的优势是什么?沅

  并非所谓的精骑和骑兵的武备,而是火器。

  是那一辆辆搭载了转管机枪的战车,是那一千四百余门的野战火炮。

  唯有将这些火器的优势给发挥出来,明军才能以最小的代价,打完这一仗。

  诸将闻言,纷纷躬身应诺。

  徐斌也是开始说起了他们参谋部所拿出来的军略。

  “参谋部对于此战的预估是,要利用我军的优势骑兵,将敌人赶入预设战场。”

  “并且,还要将转管机枪,以及野战火炮都给提前布置到位,预设好射击诸元。”沅

  “只要敌人一进预设战场,我军便可以枪炮齐发,收割敌人。”

  “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此战的大胜。”

  朱宏煜微微颔首,然后追问道。

  “参谋部选定的预设战场在哪里?”

  徐斌站出来,指着舆图上,岱海湖畔水线上的一处口袋型内凹说道。

  “就是这里!”

  “经过我军哨骑的侦查,可以确定这个位置是很适合布置口袋阵的。”沅

  朱宏煜闻言,微微颔首道。

  “好,既然如此,那便着手安排吧。”

  “王勉,李盛,胡远维,林时……听令!”

  朱宏煜开始着手安排诸将各自的作战任务。

  明军这边也是开始迅速着手于布置战场,筹备战事。

  ……

  三日之后,决战开始了。沅

  双方大军出营,一个个阵列在战场上迅速排列完毕。

  偌大的战场上,无数的骑兵肃立,一面面大旗招展,整个战场的气氛都是无比的肃杀。

  额日德木骑在马背上,看着己方黑压压的骑兵大军,却是并没有感到安心。

  自从双方的主力抵达战场,在明军的刻意封锁下,整个战场对额日德木来说,完全就是两眼一抹黑。

  他除去知道明军大营大致在哪个方向之外,甚至连明军具体的兵力数额,军队布置情况都是一脸蒙蔽。

  再然后,他便在两眼一抹黑的情况下,带人上了战场。

  也就是上了战场之后,额日德木才知道此战明军究竟有多少兵力。沅

  一眼望去看不到边,赤红色的甲胄组成人墙,随着中军鼓令而不断的向前,如同涌动的火浪。

  一面面大旗招展,明军士卒身上穿着的森然铁甲,给人以莫大的压迫感。

  但最令人感到不敢置信的,还是明军那边竟然大多都是骑兵。

  只有很少量的步兵在拱卫中军!

  见此一幕,额日德木心下顿时便是一个咯噔,他知道,这下麻烦了。

  他在面对大明时,最大的依仗便是此战己方都是骑兵,而明军多是步兵。

  自己即使打不过,最差最差也还能跑,明军的步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lw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