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叶大胆组织的夜袭_永不解封的档案无错字完整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七十七章 叶大胆组织的夜袭

第(1/3)页

  一九三八年八月二十九日夜,

  林凡率领着三团、四团已经进入了桐城。

  一个白天,他们长途行军,从太湖赶到桐城。

  战士们都非常疲倦了。

  不过现在还不是四团能够休息的时候,

  他们还要连夜赶路,

  四团需要在明天早晨之前赶到舒城。

  陈四川率领着一团,这个时候还在紧张地赶路。

  他们是要在明天早晨天亮之前赶到合肥。

  按照陈四川的计划,

  一团是要同时进攻合肥城市,

  并且还要把合肥机场破坏掉。

  上次抢了天柱山机场的飞机,

  让陈四川一直高兴到现在,

  白天的时候,

  看到抢回来的飞机把鬼子的十二架飞机打下来。

  陈四川就觉得兴奋。

  这一次对合肥机场上的飞机,

  陈四川当然也是有想法的。

  但是这一回,一团对合肥机场的情况完全不了解,

  鬼子在机场有多少?

  鬼子在合肥的数量有多少?

  这些陈四川全都不知道,

  他对于手里的兵力不足,

  一团的计划暂时就是破坏机场,

  把机场里面的飞机全部打掉,

  炸毁机场的油料库。

  同时还要进攻合肥,

  这样的任务对于一团来说,

  算是非常艰巨的任务了。

  为什么一定要进攻合肥?

  这是因为鬼子第二军从合肥出发,

  它的整个第二军有四个师团,

  足足十万鬼子,

  加上它们的辅助人员,

  这个数量至少是十五万。

  这么多的鬼子、伪军,

  它们的后勤补给全在合肥。

  一团不要说攻下合肥,

  只需要把合肥的城市炸一炸,

  就能够让第二军团司令官东久迩宫稔彦王睡不着觉。

  陈四川的这个计划,

  得到了林凡的高度认同。

  为了这个计划,旅长都亲自前来接应,

  这是陈四川没有想到的。

  最初的时候,

  他只是想着腾笼换鸟而已,

  鬼子打舒城,一团打合肥,

  各打各的。

  一团打合肥,是打的鬼子之必救,

  舒城对于特种旅来说,

  倒没有那么重要。

  并且舒城是死的,

  就算是被鬼子占领了,

  今后还是可以再打回来。

  因此在陈四川的计划里面,

  舒城已经准备放弃了,

  白天的时候,一团偷袭了一把鬼子。

  让鬼子损失了差不多三个步兵大队,

  这样的结果大大出乎林凡的意料,

  也让陈四川没有想到。

  鬼子的一个步兵旅团一共有八个步兵大队,

  这样的一次袭击,就让它们损失了差不多一半的兵力。

  既然鬼子这么不经打,

  林凡也相机改变了作战计划。

  舒城不用放弃,

  派出一个团去把舒城守住,

  一方面等到鬼子撤退的时候,

  可以立刻追上去再吃它一波。

  另一方面,舒城离合肥不远,

  可以更方便地接应一团回来。

  最主要的是这一次的鬼子,

  比以前那些鬼子的战斗力差了许多。

  按照林凡的新计划,

  两个团从太湖急行军过来,

  三团补充到桐城,

  配合叶大胆的六团把进攻桐城的鬼子拦截下来。

  四团连夜前进,赶往舒城,

  争取守住舒城两天。

  等到一团攻打合肥的消息传出来后,

  鬼子为了解救合肥,

  肯定会把前来进攻舒城、桐城的队伍抽调回去的。

  因为它们现在只有这两个地方才有大部队可以抽调,

  其余各个县城里面的少量队伍,

  抽调到合肥去,也于事无补。

  就算是鬼子不从舒城、桐城抽兵回合肥,

  四团只需要守上两天,

  在太湖方向移交完防务的二团、八团、十四团也会陆续抵达,

  同时还有六千人的辎重队伍抵达。

  也能够集中力量打掉前来进攻的这两路鬼子当中的一路了。

  然后再收拾另外一路的鬼子。

  夜色降临,今晚注定不能够平静的了。

  句容机场,李显正目送着一支飞行大队出发。

  这是一支四十架攻击机的飞行大队,

  他们是在趁着黑夜飞越长江,

  飞到桐城去支援江北根据地的。

  这些飞机,全是在新搬迁到广德去的飞机厂制造的。

  说是制造,实际上有些夸大,

  特种旅现在也只能够在钢材、线路上能够生产一些出来。

  发动机和轮胎全都是从美国进口的。

  整架飞机,发动机、轮胎全是进口的,

  其余各个方面已经做了自己生产,

  特别是每一架飞机下面的四挺机关枪,

  这是林凡特别设计出来对付步兵的武器,

  在飞机两翼各布置了两挺机关枪,

  在机腹正中,布置了一门三十毫米的火炮,

  这门炮实际上是从防空炮改过来的,

  射速快是它唯一的优点。

  林凡设计的这一款飞机,有且只有一个用处:

  对付步兵!

  因此它的飞行速度慢,最高时速仅有二百七十公里,

  最慢可以达到时速一百公里不坠落。

  这是经过飞行员们多次试验才得出来的结果,

  在飞机教材上,特种旅要求飞机最低时速保持在一百一十公里以上。

  这样的飞机当然不能够用来在空中跟鬼子的战斗机作战,

  但是用来对付步兵,那就是神器。

  这支四十架飞机的飞行大队,

  就是要前往桐城作战的。

  按照林凡的指示,

  这段时间里面特种旅一直在加紧从国外进口发动机和轮胎。

  林凡知道:接下来的日子里面,

  抗战会越来越困难。

  许多物资会越来越不好购买,

  他要存点货才行。

  李显对这些虽然不明白,

  不过对于他现在的位置来说,

  只要林凡的信仰不变,

  他的所有命令就要听从。

  毕竟现在是战争时期,

  一切都必须为前线服务。

  并且林凡打仗行,

  搞钱似乎比打仗还在行。

  前些日子,一次性地洗劫了鬼子五十多家银行,

  给特种旅带来了巨额的财富。

  正是有了这笔大钱,

  特种旅才有了大量进口物资的本钱。

  李显也发现了一种现象,

  手里有钱,真的能够做成许多事情,

  像前些天那样,德国跟鬼子早就结成了联盟,

  但是它们的联盟在特种旅的黄金攻势下,

  立刻就割裂了。

  特种旅想要从德国进口的八十八毫米防空炮,

  听说已经生产完毕,

  各项手续,也都全部办理完毕,

  即将上船启运。

  特种旅从美国进口的发动机、生产设备,

  购买的越多,

  美国驻在句容联络员态度就越好。

  鉴于特种旅对油料和化工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

  美国人已经决定了要在南京与马鞍山之间建设一座炼油厂。

  这个炼油厂的位置有些尴尬,

  它位于特种旅的实控线内,

  但是它又处于鬼子攻击范围内。

  只要鬼子想要破坏这家炼油厂,

  就能够非常方便地做到。

  对于商人来说,战争、对错都不是问题。

  这家炼油厂私下对鬼子许诺了:生产出来的产品,

  一半运到南京销售,

  一半就地销售。

  资源匮乏的鬼子,它们每天都在动用黄金储备购买石油、钢材这些战略物资。

  在这个时候,提出来购买这些油料的货币要用本国货币结算。

  美国人提出价格要提高两成。

  双方各有打算,终于达成协议。

  林凡心里清楚:它们之间这样的合作,

  不可能长久的。

  今后鬼子终究会去偷袭珍珠港,那就是合作的结束。

  现在许多美国商人还在鬼子身上下注,

  它们认为鬼子一定会是战争的最后胜利者。

  这个世界从来就不是一个道理,谈道德的地方。

  特别是国与国之间的斗争,

  从来都是赢家通吃,输家一无所有。

  特种旅治理下的句容根据地,

  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里不但有人,有钱,

  还有安宁的环境,当前整个东亚最好的治安,

  物资稳定,

  从任何一点来说,这里都是最好赚钱的地方,

  也是最好生活的地方。

  以前那些在上海滩上赚钱的人们,

  许多都开始向句容这个地方涌过来。

  人**发式地增加,

  让李显可是操碎了心。

  这些日子里面,

  李显已经把各个县城里的治安人员增加了三倍,

  又把县城和各个村庄的保安队也扩编了许多。

  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增加人手,

  保证根据地里的治安,

  另一方面就是这些人都会参加军事训练,

  为特种旅储备预备役的兵员。

  霍华德·休斯的柴油发动机生产厂已经开工,

  还没有正式投产。

  这个工厂是林凡最看重的,

  甚至比起对武器生产线还要重视一些。

  林凡清楚:两军交战,

  不只是士兵们在战场上的拼斗,

  更加比拼后勤供应。

  试想一支队伍长期吃不饱,穿不暖,

  武器弹药供应不上,

  这样的队伍能够坚持一场战斗,

  难道还能够一直坚持下去?

  特种旅自己能够生产发动机,

  就可以生产各种小型运输工具,

  无论是用于生产还是用来给队伍运送补给,

  这都是极为方便的。

  林凡对后世那种小型拖拉机,

  可是有感觉的。

  他认为,现在这种情况下,

  还能够做得更小一些。

  像特种旅现在的火箭炮,就是用这种柴油机作为动力拖动的。

  林凡的想法很多,

  根据地里面的事情更多。

  这些事情李显全部都要操心,

  这段时间里,李显又瘐了一圈,

  他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整个特种旅地生产他要管,

  难民的收容和管理他也要管。

  随着特种旅从国外进口的粮食源源不断地到达港口。

  句容这里,终于完全放开了接收难民的限制,

  不但如此,李显还特意请人在报纸上宣传:

  想吃饭,到句容!

  吃饱饭,到句容!

  人到句容不用愁,

  吃饭穿衣有人管!

  ……

  这些都是林凡的要求,

  林凡清楚:人口才是一切的根本,

  根据地要强大,

  先得要有一个强大的人口基础,

  人口基数有了,

  一切都有可能。

  这些时间里面,

  句容同时有上百个工厂在建设,

  每天都有新工厂开工,

  这些都需要大量的人口。

  按照林凡的要求,

  特种旅这段时间,

  把各个团在各个县绘制出来的地图合并一起,

  从中间寻找出来适合开荒的地方,

  把那些新到句容的难民,

  军事化管理,送到各个地方去开荒,

  暂时由特种旅借给他们粮食工具,

  帮助他们修建房屋,

  等到有了产出后,

  用出产的物资把这些粮食和工具、牲畜折价归还。

  对于那些从黄泛区逃出来的人们来说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lw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