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变化总比计划快_永不解封的档案无错字完整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九十二章 变化总比计划快

第(1/3)页

  千家近卫中队长左手握住三八式步枪枪管,最初的时候,是不想让它被司玉泉排长抽出去。

  等到人家一个跃退,弃枪跳出去后。

  它就只能够稳住步枪,努力不让步枪掉到地上去。

  因为现在这支步枪的任何一丝颤动都会让它痛苦万分。

  这支枪现在只有枪刺在它的胸膛里面。

  留在外面的步枪还有很长、很重的主体的。

  这就让千家近卫中队长扶得非常的吃力。

  它的左手在颤抖,它的胸膛在剧烈疼痛。

  实际上千家近卫中队长得心里更痛。

  不知道是身体上的疼痛还是思想上的痛苦。

  千家近卫中队长后悔万分:冲动了!

  它根本没有想到,自己拼命想要拉对面这个特种旅士兵一起死。

  竟然没有成功。

  千家近卫中队长徒劳地挥舞着右手的指挥刀,身体踉跄着向前又走了两步。

  左手再也无法托住三八式步枪,这样太费力了。

  这个时候,司玉泉排长大步冲过来,单手握住枪柄。

  轻轻一旋一抽,这一次千家近卫中队长再也无力摆动右手的指挥刀了。

  它的身体无力地向前扑倒。

  千家近卫中队长原本是想要用自己的生命,给所有残存的鬼子们打个样:

  只要不怕死,就可以跟冲上来的特种旅士兵来个一命换一命。

  结果它失手了,给所有的鬼子带了一个坏头。

  起了一个不好的榜样。

  倒是一排的这些士兵们,个个都跟司玉泉排长一样。

  脚步敏捷,动作有力,跟鬼子拼杀的时候。

  枪枪不离鬼子要害,让千家近卫中队的鬼子们根本无法招架。

  田中大生大队长远远地看着千家近卫中队冲进了特种旅的阵地。

  又看着千家近卫中队的鬼子们跟防守阵地的特种旅官兵白刃战。

  十分钟过后,对面阵地上只剩下特种旅士兵。

  整个千家近卫中队的鬼子们一个都没有站着的了。

  这种情景让田中大生大队长目瞪口呆,它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河内悠翔中队长大声请命:“大队长!让我们中队去!”

  前面阵地上发生的情况,它们在这里虽然看到得不是那么的详细。

  但是它也看出了一个大概:白刃战的时候,千家近卫中队全军覆没。

  这不是帝国勇士们能够打出来的战斗。

  一定是千家近卫中队的那些鬼子们平常训练偷懒了。

  河内悠翔中队长的请战,惊醒了田中大生大队长的沉思。

  它感觉到对面的守军,好像不是刚刚几个阵地守军一样的队伍了。

  这一回田中大生大队长并没有马上同意河内悠翔中队长的请战。

  而是先把整个千家近卫中队全军覆没的不幸消息,上报给了片桐九郎联队长。

  片桐九郎联队长听到这个消息也非常吃惊:十分钟白刃战,帝国一个中队的勇士全军覆没?

  这次它不能够不报告旅团长了。

  草山辰已旅团长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终于不再犹豫上报师团长。

  第十六师团中岛今朝吾班师师团长略略思考一下命令:“加大进攻力度,继续进攻。”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昨天第十一师团损兵折将,毫无建树。

  今天自己这个师团的开局非常好。

  现在只是稍稍遇到一些阻碍,虽然折损了一个中队。

  但是已经抢占下来了对方的两座山头。

  还受到了华中派遣军司令官烟峻六的表扬。

  现在就是再接再厉,高歌猛进的时候。

  这个时候千万不能够耸,一定要稳住。

  中岛今朝吾师团长命令:“一定要攻下野山,按时完成师团长下达的命令。”

  整个汤山前线第十六师团有近万兵力,这个时候的兵力是充足的。

  它认为:第十九旅团现在不足的是士气。

  整个旅团敢打敢战的士气不足。

  说到底还是害怕,它们怕重蹈覆辙。

  毕竟昨天下午一个旅团覆没的战例实在让这些鬼子们害怕了。

  不过中岛今朝吾师团长从今天早晨连续两场小胜利给鼓励到了,认为在汤山这里的特种旅士兵肯定不是在当涂的那一支队伍。

  这个时候是需要趁他弱,就强攻的。

  尽量从这里打开缺口。

  作为师团长,它也是追求的。

  中岛今朝吾师团长当然是想要好好完成华中派遣军司令官烟峻六下达的任务。

  为自己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正是有了这样的想法,它才想着让第十九旅团把这次战役打好。

  第十九旅团草山辰已旅团长收到了师团长的指示。

  立刻对步兵第九联队片桐九郎联队长下令:“立刻攻打野山,今天下午一定要占领野山阵地。”

  任务层层加压,传到田中大生大队长这里的时候。

  河内悠翔中队长刚刚请战的要求,立刻被同意了。

  这一次田中大生大队长还是跟上一次一样,先是给野山阵地上来了一场二十分钟的炮弹雨。

  这个时候才让河内悠翔中队的鬼子们发起进攻。

  对于田中大生大队长来说,这已经是它能够做到的最大限度了。

  不过这一次,它还是跟上回有些区别的。

  在河内悠翔中队后面,还派遣了朝日拓哉中队跟在后面做辅助支持。

  这次它是害怕河内悠翔中队再次遇千家近卫中队那样的情况。

  如果真的遇到那种白刃战的情况,跟在后面的朝日拓哉中队就可以立刻冲上去支援。

  能够避免上一次白刃战时候,自己这个大队的鬼子鞭长莫及的遗憾。

  四连长仇玉山没有想到一排打退了鬼子一个中队的进攻。

  心里当然高兴了。

  鬼子再次向野山轰炸的时候,四连长给一排也派上去了增援。

  二排长万弘扬率领队伍悄悄从野山背后的坑道钻出来。

  迂回到了一排阵地外面,耐心等候着。

  他们一直等到鬼子的炮弹轰炸停下来。

  这时才从一排阵地左侧冲出去。

  同一时间,一排也从防空洞里面向外冲,他们是要冲出去防御鬼子冲锋的。

  炮弹轰炸刚刚停下来,河内悠翔中队的鬼子们也开始冲锋。

  上一次千家近卫中队是怎么样全军覆没的,

  河内悠翔中队长是总结了教训的。

  它认为千家近卫中队最初的冲锋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嗯,就算是后面的白刃战也是没有问题的。

  有问题的只是千家近卫中队的刺杀水平太低,竟然连特种旅的士兵都拼不过。

  这一次河内悠翔中队长计划的是跟上回一样:全力冲锋,跟防守的特种旅进行白刃战。

  横江阳介分队是整个河内悠翔中队的前锋。

  炮弹轰炸刚刚停止下来,它就带着自己这个分队努力冲出去。

  二百米的距离横江阳介分队的鬼子们只花了二十秒已经冲到了离阵地只有三十米距离的位置上了。

  一排长司玉泉在刚刚杀完鬼子一个中队后,也总结了经验教训。

  他认为一排在炮弹轰炸停止后,先让重机枪出,是整个排出动速度慢了的原因。

  这次鬼子的炮弹轰炸刚刚停下来,冲在最前面的是抱着机枪的士兵和拿着步枪的士兵。

  二班长于和雅冲到阵地前面,看到冲得最快的鬼子已经到了阵地前面。

  不远处还有许多的鬼子。

  没有犹豫,先是把布置在阵地前面的定向炸弹引爆了。

  然后再把跳出战壕,对着已经冲到面前的横江阳介分队的鬼子冲过去。

  河内悠翔中队长怎么也没有想到:

  自己这个中队的鬼子们,还没有冲上野山阵地。

  计划得好好的白刃战不没有开始,就被几声巨响给打断了。

  定向炸弹爆炸之后,整个河内悠翔中队的鬼子,除了冲在最前的二十多个没有受伤。

  后边的那些鬼子们,大多数已经倒在地上。

  仅仅剩下少部分的鬼子,站立在原地。

  不知道应该是继续冲锋呢?还是就此回头。

  野山阵地上的爆炸,远处的田中大生大队长看在眼里。

  急在心里,它立刻命令:朝日拓哉中队出击!

  在它的命令还没有发出的时候,河内悠翔中队长已经发出了命令:“杀及及!”

  虽然它手下的这个中队,现在还能够跟特种旅拼刺刀的已经不到四十个鬼子了。

  但是河内悠翔中队长还是没有撤退的打算。

  因为它知道:在身后还有朝日拓哉中队的支持。

  一排官兵们再次跟鬼子展开白刃战。

  这一次鬼子的数量少得太多,河内悠翔中队长也没有想到:

  上一回千家近卫中队的鬼子拼刺刀的时候,不是它们太弱,

  实在是特种旅的士兵们太强。

  河内悠翔中队长眼看着自己手下的鬼子们,飞快地减少。

  特别是冲在最前面的横江阳介分队,它们整个分队十几个鬼子。

  根本没有被炸弹伤到分毫。

  但是却在刚刚白刃战中,伤亡殆尽了。

  横江阳介分队长也没有想到:对面冲上来的特种旅士兵这么猛。

  刺出来的步枪,自己竟然连招架一下,就非常吃力。

  第二下就没有架得住了。

  它还是分队长,战斗技能比起普通鬼子稍强一些的。

  横江阳介分队的其它鬼子,大多数都是被一排的士兵们一刀捅死。

  战斗进展得非常迅速,二排长万弘扬带着队伍还没有进入阵地。

  就已经看出来了:一排完全占了上风,根本不需要自己的帮助。

  远处正在向阵地冲过来的那些鬼子,倒是要拦阻一下。

  二排的重机枪、轻机枪、迫击炮都开火了。

  朝日拓哉中队的鬼子刚刚发起冲锋,还没有冲进野山阵地,就被猛烈的枪林弹雨给拦下来了。

  这就让河内悠翔中队长非常难受了。

  它现在的处境已经非常危险:

  原本有近二百个鬼子的中队,现在能够保护它的只有二十个了。

  偏偏它还无法逃跑。

  不要说正面已经把它盯上了的特种旅士兵,也不要说远处一直关注着战场形势的田中大生大队长。

  只是野山阵地上面那支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出现的队伍,

  就让河内悠翔中队长不敢跟正面的特种旅士兵脱离太远。

  它相信,只要自己离开这些特种旅士兵五十米,上面的枪林弹雨一定会打到身体上来的。

  现在它和整个河内悠翔中队这所以没有受到枪林弹雨的袭击,完全就是因为双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lw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