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撤君山、龙岗炮台_永不解封的档案无错字完整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五章 撤君山、龙岗炮台

第(1/3)页

  董星文追问道:“试什么?”

  “把所有一百五毫米口径以下的大炮全部带走,就算是带不走全部。

  把炮管拆下来带走也是好的。

  拆不下炮管的,连炮身拆下来带走。”

  “其它的要塞炮呢?”

  “炸毁,炸得连它妈妈也认不得这是一门炮那个样子。”

  林凡说出来的话,让君山炮台的官兵们都笑了起来。

  “林连长!这么说来,你们需要我们的帮助。”董星文认真地说道。

  “我们是专业的,论打仗,我们不如你们。

  论折装大炮,你们不如我们!”

  林凡笑了:“好!我留下一个班在这里配合你们行动。

  我只有一个要求,动作要快,尽快、最快。

  现在我就走龙岗炮台,他们那里的大炮,我也要带走。”

  林凡对着陈四川命令:“把君山炮台上能够带走的一切装备都带走。

  一颗螺丝钉也要装上车。”

  然后他对董星文指挥官说道:“这样没有问题吧!”

  “没有问题!前提是我们这些人带不走的,你们才能够搬走!”

  “好!新明白了吗?”林凡大声问。

  “明白!”陈四川大声回。

  手一挥,一百多个士兵们全部下车。

  陈四川对着董星文请示:“董指挥,我们先折那几门炮?”

  董星文说道:“跟我来,在我们这个炮台,一百五十毫米的大炮一共有四门。

  不过这几天的炮战,已经损坏了两门,现在完好的还有两门。”

  陈四川立刻说道:“好的坏的同时开拆。

  其余的那些大炮呢?”

  “另外有三门二百四十毫米和一门三百四十毫米要塞炮。”

  陈四川手一挥:“炸掉!统统炸掉!炮管带走,废铁带走。

  弹药呢?”

  董星文说道:“我们的炮弹经过这些天的消耗,剩下不多,一百五十毫米炮弹不到一百枚,二百四十毫米炮弹还有二十三枚,三百四十毫米炮弹还有七枚。”

  陈四川立刻说道:“董指挥!你指派一个人带路,我派一队士兵去搬运弹药上车。”

  “池雅达!你去把门打开,让这些兄弟们把弹药运走。

  他是君山炮台军需官。”

  陈四川笑着说道:“战事紧急,过了今天我请你们喝酒。”

  池雅达是一个不善言词的人。

  只应了一个字:“是!”

  陈四川笑着命令:“陈兴你带着一小队二十人去搬运弹药。

  不管是炮弹、子弹、铁弹还是炸药。

  就算是训练用的沙弹、教练弹也统统搬走!”

  董星文看着这个口口声声说着搬走!全部搬走的班长。

  当最小的官,说最大的话。

  一枚绿色信号弹升起。

  特种连的队伍立刻朝着君山不远的龙岗炮台冲过去。

  在君山耽搁了一些时间,坦克终于在后面追上来了。

  两辆坦克打头,向着龙岗炮台冲过去。

  刚刚道江いしはら奏真大队的溃兵们,有些已经跑到包围龙岗炮台的月瀬悠輝大队。

  月瀬悠輝大队立刻紧急改变了防备方向。

  龙岗炮台上的官兵们,已经发现了君山炮台发生的变故。

  茅心思指挥官命令所有的炮兵,全都拿起武器向着包围龙岗炮台的鬼子队伍射击。

  炮台的这些官兵们能够抵挡鬼子大半天的进攻,战斗力也是非常强悍的。

  他们还呆在龙岗炮台没有撤退,就是因为炮台的通讯联络已经完全断绝。

  这些炮台已经是各自为战,他们也不知道接下来应该做什么。

  白天的时候,他们一边坚持着抵挡鬼子步兵的进攻。

  一边坚持着向长江预设的位置开炮。

  就这样一直坚持到了天黑。

  现在要塞终于派出了士兵前来解围,这些官兵们发挥出来的战斗力比下午抵挡鬼子进攻的时候还要强悍得多。

  茅心思指挥官很快就发现了:自己这支队伍的火力和战斗力,跟山下冲过来的队伍相比,什么都算不上。

  他能够清楚地记得,那片区域都是水田。

  现在在那水田区域里,竟然出现了机枪才能够有的连续火力。

  还不只有一个,至少五个火力点。

  这支前来解围的队伍是谁?

  这么强悍!

  月瀬悠輝大队长现在非常迷惘,是就这么退入黑夜里面去躲藏起来?

  还是继续让队伍坚守!

  他已经看到了这支突然赶到的队伍的战斗力,这完全就不是月瀬悠輝大队能够抵挡的。

  只是就这么撤退下去,攻下龙岗炮台的计划就完全泡汤了。

  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特种连的全方位进攻,又前进了五十米。

  已经把月瀬悠輝大队的防御阵地压缩到不足五百米了。

  月瀬悠輝大队长不再犹豫,发布最新命令:“撤退!”

  他不能够在这里把整个大队拼死了。

  特种连忙碌着抢救炮台的时候。

  第一零三师已经开始撤退,昨天晚上在江阴县城里面江阴总司令发布的命令是凌晨四时开始撤退。

  何知重的一零三师因为防守的阵地是江阴防区的东边,而队伍需要的是向西,一路向西去靖江,或者从长江黄山炮台下面的码头撤退。

  而这两条路线都需要先通过江阴县城。

  何师长害怕驻守在江阴县城的一一二师先期撤离(这种事情在,刚刚结束的淞泸战役中特别突出。)

  不得不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一百零三师率先撤退。

  他们提前了足足四个小时,第六·一三团、六·一八团从江阴城外通过的时候,悄悄地不惊动驻扎在城里的第一一二师。

  当他们在江阴城西的钱家村时过路时候。

  遇到刚刚被特种连击溃的一支鬼子队伍:夏港镇撤退出来的野田谦吾联队长带着的联队直属队伍。

  野田谦吾联队长今晚已经快要被气疯了:自己好好地搂着美少女睡觉,竟然被国军偷袭。

  把自己赶出了热被窝不说。

  逃窜到钱家村来,又遇到国军。

  这不是太欺负人了吗?

  现在他的身边还有二百多鬼子,这些士兵奋力向着突然遭遇到的一零三师开火。

  突然遇到鬼子,瞬间就把一零三师原定的撤退计划打得稀烂。

  他们虽然有江阴防区司令部下达的撤退命令和撤退计划。

  但是何师长害怕一一二师先跑了,因此他也就没有按防区的计划路线走。

  而是自己开辟了一条自认为安全的线路。

  在这里遭到突然袭击时,接敌的两个团前部已经无法脱离战斗。

  师部立刻脱离大部队,就近迂回穿插。

  何师长带着参谋长王光汉、负伤后送到师部孤六一五团团长周相魁和师部人员在黄山脚下的黄田港渡江。

  第六·一三团和第六·一八团分别从左右两个方向朝守在钱家村的鬼子发起了进攻。

  在这种情况下六·一三罗熠斌团长根本不知道对面的鬼子有多少。

  但是鬼子的火力强大这是肯定了的。

  自己这个团担负着全师先锋的任务,师部就在身后。

  如果在这里被鬼子拦住,时间拖得越长,一零三师就越危险。

  狭路相逢勇者胜!在这漆黑的夜里,他想起了那个遇到特种连的上午,也是在自己这个团的阵地马上就要失守的时候。

  特种连的士兵,端着步枪亮着白晃晃的刺刀,朝鬼子冲过去。

  事后林连长在自己问为什么要白刃战的时候,林连长说了:“这是对鬼子表明一种我们不怕它的态度。

  能够白刃战的队伍,才是最承包人队伍。”

  现在是到了六·一三团展示态度的时候了。

  罗熠斌团长大声命令:“上刺刀!全团跟我冲!”

  六·一三团向着黑夜中的鬼子发起了白刃战,罗熠斌团长、魏自选副团长冲在队伍最前面。

  团长亲自带队向前冲锋,六·一三团的士兵们,全都从地上爬起来。

  跟上了团长的步伐。

  野田谦吾联队长气得已经发疯了,早先遭遇到的队伍火力强得让人绝望。

  现在遭遇到的队伍,火力不行。

  可是他们的勇气却也强得让人绝望:这些士兵们,就在漆黑的夜里,借着些许微光。

  竟然朝自己发起了白刃战。

  看着这些士兵们冒着密集的枪林弹雨,向着自己建立起来的防线冲冲锋过来。

  野田谦吾联队长大声命令:“顶住!顶住!”

  六·一三团付出惨重的代价,冲进了野田谦吾联队临时建立起来的防线后。

  整个野田谦吾联队联队部里面的这二百多士兵,立刻崩溃了。

  他们不敢继续坚持战斗,无论野田谦吾联队长怎么命令,这些士兵们开始向黑夜当中逃跑。

  现在这种时候,只要溜进了黑夜当中,就不容易被人发现。

  在六·一三团士兵们冲进鬼子防线后,野田谦吾联队长终于再次下达了撤退命令。

  这已经是他在一个晚上下达的第二次撤退命令了。

  罗熠斌团长、魏自选副团长双双在刚刚的冲锋当中牺牲。

  两人都倒在冲锋的道路上,但是他们倒下了,六·一三团的士兵们继续冲锋,终于把鬼子赶跑了。

  第六·一八团从侧面配合着六·一三团冲过了钱家村。

  现在他们已经跟师部失去了联系,第六·一三团原本就受到重创的队伍,在刚刚的白刃战中,再次减员了三百六十人。

  这种时候六·一八团团长万式烔带命令:“六·一八团在前面开路。

  六·一三团剩下的士兵们跟在六·一八团后面。

  大家一起冲出去。”

  一零三师第六·一五团原本是跟在师部后面,作为断后的队伍。

  黑夜之中,师部突然失踪。

  由于六·一五团团长周相魁受伤,一零三师副师长戴之奇代为指挥六·一五团。

  他们也跟前面开道的第六·一三、六·一八团失去了联络。

  他们前进的途中,遇到了日军第十六师团第三十三旅团第三十八联队派出来的一个中队。

  小水内優真中队奉命前往支援王家村的。

  他们抵达王家村的时候,只看到了满地的鬼子尸体。

  小水内優真中队正在清理战友尸体的时候,戴之奇率领着第六·一五团过来了。

  双方的战斗立刻打响。

  黑暗之中,第六·一五团根本不知道现在到了什么地方。

  完全迷路了。

  现在又被鬼子堵在这里,不得不跟鬼子激战起来。

  万式烔带着两个团继续撤退的时候,走到夏港镇的时候。

  又被鬼子拦住了。

  这一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lw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