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章 自暖杯_终宋小说最新章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93章 自暖杯

第(2/3)页



  便是不知兵势之人,只需看一眼地图上四川盆地东面的山势以及长江的流向也能明白。

  若把四川盆地比作一个院子,四面群山就是它的围墙,成都府是后院正厢房。

  长江是进这院子的主路,荆州是大门,夷陵自古便有“川鄂咽喉”之称。

  重庆府不是大门,是这院子的大堂。

  它在四川这个院子之内,占据了一半的地盘。

  连大堂都不在自己手上,李瑕怎敢说自己是这院子的主人?

  对宋廷而言,平李瑕之叛,从重庆府出兵与起从京湖出兵,完全是两回事。

  若李瑕没占据重庆府,就向宋廷索要开府之权,就相当于直接宣战。

  到时中枢一看,李瑕还没得重庆府,马上就会调京湖兵马入蜀平叛,驻重庆、兵进成都。

  面对内乱,宋廷绝对有强硬平叛的决心,也有这个实力。

  二十余年来,孟珙、余玠、蒲择之、王坚等人就是在重庆府一次一次抵抗住蒙古大军。

  纵横天下、灭国无数的蒙古骑兵,正是在此屡屡铩羽而归。

  到时李瑕若不能速胜,则必亡。

  因为他人口少,钱粮少,积蓄弱,他任蜀帅只有区区两年,川蜀又太过残败,无力供应他长期作战。

  比如,一旦吕文德率大军入重庆,四川盆地就是战场。李瑕手中的川蜀,就只剩龙泉山脉以西这一条通道,整个势力范围就随时有被一分为二的风险。

  唯一的办法,只有在这一切发生之前,先抢下重庆府。

  ……

  “你知道的,整个成都府路,各州县驻军相加,只有不到一万人,且不能调动,否则川西三州十三县必乱。”

  “我知道,兵力就是我去岁调走的。”

  “还有五万余你送来的蒙古俘虏,我派人看管驱使他们劳作,你何时收编?”

  “还早。”李瑕道:“一两年吧,此事我在准备了,须磨一磨他们。”

  张珏问道:“能把成都府的兵力调回来?”

  “不能。”

  “汉中,陇西,关中,能调出多少兵力攻重庆?”

  “调不出。”

  李瑕很干脆,道:“算算吧,陇西、关中、大理皆要驻兵,黄河沿线要防备山西之敌,潼关要守河南之敌,武关要守京湖之敌,萧关要驻兵防蒙古骑兵,陇西则无塞可守,只能多驻兵力,防止凉州蒙军入境……”

  四川盆地近两百万人口,汉中与利州不到百万,关中、陇西两百余万,加上大理,五百万左右人口,若不算重庆府,只四百余万人口。

  这其中,川蜀有许多难民躲在山林中;大理是个入不敷出的地方;陇西地广人稀,短期内收不到陇西百姓的税赋;关中新附,眼下税赋并不多。那这四百余万人,暂时能供养军队的不过一半。反观宋廷,八千万人口供养四十万军队尚且年年困难。

  李瑕之前一直是从宋廷吸血,才能保证军需,接下来必须要休养生息,裁冗兵,练精兵,行军屯之策。

  这也是他不急着收编蒙古俘虏的原因之一。

  穷,养不起。

  也不能带着蒙古人到江南就抢掳,愿不愿不谈,蒙人并不忠心于他。忽必烈经营二十年,行汉制尚且要面对蒙古旧派的剿杀。他李瑕若要学蒙人抢掳,身败名裂而已。

  总之,算上各地驻兵虽有六七万兵力,但驻兵不能抽调出来,根本调不出兵力来。

  两三年内攻了太多的地盘,没有积蓄……

  张珏只掐指一算,已算明白了这些。

  他转头一看李瑕,见其还是从容自若的样子,问道:“你总不是在与我诉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lw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