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李振师长的担心_永不解封的档案笔趣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38章 李振师长的担心

第(1/3)页

  对于全国抗战发展的大势,林凡是清楚的。他知道武汉会战马上就要结束了。

  已经在准备着应对接踵而至的大扫荡,对于特种旅有三个根据地来说:在鬼子接下来的大扫荡之中怎么保持住根据地的实力才是重要的。

  当然了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把对面的鬼子给歼灭掉,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林凡命令二团已经把大部分的连队抽调走到前面去布置新的防线。

  仅仅只留下了八连九连十连这三个连队。

  把这支鬼子残兵包围住,等待着鬼子援兵抵达的时候,再一鼓作气把这些鬼子歼灭掉。

  鬼子步兵第一零四师团,这一天都在忙碌中度过,它分布在各处的兵力,不断地调兵遣将向着从化这里集中。

  集中到从化报道的鬼子队伍并不只有步兵第一零四师团,还有古庄干郎司令官从二十一集团军里面调动的坦克联队、重炮联队、骑兵联队、机枪中队。

  这些队伍当中有直属二十一集团军的队伍,也有从其它师团加强过来的队伍,把它们都调遣过来,目的只有一个:

  一定要把象山到东脑岭之间的这支国军队伍歼灭掉,从今天发生的战斗来看。

  古庄干郎司令官觉得已经了解这支队伍的特性了:他们是一支有点战斗力的队伍,不会轻易撤退的。

  这样的队伍正是适合第二十一集团军聚集优势兵力把他们全歼,因为这样的队伍不会轻易撤退。

  不会像第四战区其余的队伍一样,动不动地就跑了,开几枪就跑了,想要歼灭他们根本就不可能。

  从化县城内不断有鬼子的队伍开进来,尽管它们能够听到远处传来的炮弹爆炸的声音,但是没有一支队伍愿意走出从化县城去增援。

  它们耐心地等待命令,等待着接下来的战斗。对于这些鬼子来说:它们已经听说了航空战队的结局。

  也已经知道了:河内拓哉步兵大队的覆灭。正是有了这样的教训在前面,就连最狂妄的骑兵联队也没有作声,它们都是待在从化县城里面,静静地等待着。

  鬼子第五海军舰队的海军陆战队真实情况现在没有一个外面的鬼子了解情况,这并不是鬼子第一零四师团不愿意把事情公开。

  而是它们也不清楚海军第五舰队的海军陆战队到底面临着什么样的一种情况,毕竟特种旅把战场周围控制得太严密了。

  鬼子派出去的侦察队伍根本就无法接近战场,就在战场外面无声无息地消失了。

  这是特种旅放在战场外面监视外围情况的各个侦察排做的。

  吹石十一郎司令并没有把海军陆战队现在仅剩下不到五百个鬼子的事情汇报上去。

  这样做的原因,一方面是它自己觉得无脸见人,不好意思汇报上去,第二方面它也是害怕如果把真实情况汇报上去了。

  让鬼子们害怕了,第一零四师团不敢前来救援,甚至第二十一集团军直接把它们这五百来个鬼子放弃了怎么办?

  因此特种旅真实的战斗力,它这支海军陆战队现在真实的情况,都是不能够向上面汇报的。

  也就造成了海军第五舰队司令盐泽幸一的误判,这个时候它还认为吹石十一郎率领的海军陆战队只是被包围了,并没有大碍呢。

  古庄干郎司令也不清楚前线具体发生了什么,它所有得到的消息都是前线汇报的。鬼子们都还在等着明天的战斗。

  于汗谋的第四战区已经向从化方向派过来了,为了协助特种旅歼灭鬼子之后反攻从化。

  第四战区特别派遣了两个师的队伍过来援助。这些队伍沿着公路快速向这个方向集中靠拢。

  第一八六师李振师长有些担心地看着前面,对自己的参谋长杜建华问道:“于司令说的情况到底是不是真的?”

  杜建华参谋长也不敢肯定,他斟酌着说道:“前些天有人谎报战果,上峰正在严查。

  这一支特种旅队伍是才从武汉方向调过来的,他们应该没有这个胆量虚报战果吗。

  何况于司令前面派了一个观察组去了,后面又把王参谋长也派过去核查,情报应该是没有假的。”

  李振皱眉头说道:“我也觉得情报不像是假的,可是这个战果实在太假了。

  你想想啊:一次击落鬼子一百多架飞机,就算是一百多只鸡在天上,他们想要打下来也要花费一些功夫的吧!

  鬼子的飞机还是活的,在天上飞着呢。它们发现危险一会儿就飞得没影了。”

  杜建华参谋长点头附和:“他们还炸毁了鬼子十二辆坦克,这些战果怎么看都觉得像是假的。可是王参谋长不应该会帮着做假的。”

  他们两人在路上讨论着等到的消息真假,不管这个消息真假如何。消息都已经向全师公布了,这是于汗谋司令决定的。

  第二十一集团军最近半个月时间丢城失地的,全军士气低迷,正需要一个大胜的消息鼓舞士气。

  特种旅刚刚抵达,第一战就击落了鬼子一百多架飞机,击毁了十二辆坦克,全歼了鬼子一个步兵大队。

  这样的消息向全军传达下去,当然可以大大地鼓舞士兵们战斗意志的。

  李师长在出发的时候,就已经把这个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lw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