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四百人!_永不解封的档案笔趣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二十四章 四百人!

第(1/3)页

  林凡率领队伍去向城的路上,一个冲锋消灭掉鬼子的一个辎重中队只是为了最快地通过。

  他现在心里有点急:从茅文星的报告来看,向城已经到了万分危急的时候了。

  鬼子已经冲进了城里,跟守军在做巷战。

  刚刚林凡跟池峰城师长打电话时候说的是真的:

  不是每一支队伍都是三十一师,也不是每一个师长都是池峰城。

  每一支队伍都有每一支队伍的特点:林凡愿意把这个特点称之为军魂!

  这样的魂,是由创建这支队伍的第一任长官树立的。

  军魂看不见,摸不着,却能够非常真实地影响到一支队伍的战斗力。

  第五战区现在已经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到向城来了。

  没有其他原因,就是因为临沂这个时候已经安全。

  台儿庄周围的激战,突然之间一下子就缓和下来。

  进攻台儿庄的鬼子们,受到了重大挫折,它们实在是无法组织继续进攻了。

  在没有新的补给和人员调动到位之前,台儿庄方向的鬼子,是再也无法组织大规模的进攻了。

  因此鬼子的目光也全部集中到向城来了。

  就连矶谷廉介师团长也把目标投到了向城。

  尽管进攻向城的是第五师团。

  第五师团坂坦征四郎师团长,更是把主要精力投到向城过来。

  它严令坂本顺旅团长:今天一定要把向城夺下来。

  作为一名优秀的指挥官,它当然清楚:台儿庄到临沂之间的防线对国军来说有多么重要。

  国军想要守住徐州,就需要守住这条防线。

  而这条线上的每一个城、镇,甚至是每一个据点对国军来说,都是不能够丢失的。

  国军只要丢失一个点,整条防线就崩溃了。

  这也是为什么坂垣征四郎师团长愿意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把主力调走。

  配合矶谷廉介师团一起进攻台儿庄的原因。

  现在坂本顺旅团开局顺利,这就给了坂坦征四郎师团长极大的信心。

  一定要赢!

  一定要赢!白崇禧对正在巷战的李汉章师长命令着。

  整个第三集团军的人马都在往向城运动。

  只要七十四师守到增援队伍抵达,就一定能够赢!

  但是李汉章师长已经有些绝望了:整个向城鬼子已经占领了一半。

  鬼子攻城的时候,七十四师见识到了鬼子炮火的厉害。

  鬼子巷战的时候,七十四师见识到了鬼子的单兵素质。

  那些鬼子们在巷战当中,突然遭到袭击,还能够冷静地寻找掩体。

  用手榴弹、步枪反击。

  有些鬼子甚至冒着枪林弹雨直接冲锋上来。

  七十四师无法在每一个小巷子里面都给狙击的士兵们配备上机关枪。

  也就让鬼子的决死冲锋往往都可以成功。

  这些冒着枪林弹雨冲进了七十四师阵地的鬼子们。

  只是它们身上那种无敌的气势,就让七十四师的官兵接受不了。

  在这种时候,鬼子往往选择白刃战,而这种最需要勇气的作战方式。

  虽然并不适合李汉章这个师。

  就是这样,向城的巷战,胜利的天平并没有向着七十四师偏移。

  就在这种情况下,第五战区下达了最新命令:

  最快的一支援军下午五点前抵达向城。

  第七十四师无论如何,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一定要守到下午五点!这是最后的命令!

  李汉章师长非常奇怪:就连自己的军长第五十五军曹福林军长也没有给出一个确切抵达向城的时间。

  第三集团军总司令孙桐萱总司令,手下指挥了那么多的队伍前来增援。

  但是也没有确切地说出到底会在什么时间之前抵达。

  对于这一点,李汉章师长心里清楚:战场之上意外无处不在。

  这种任务,如果限定了时间,过时不到。

  就是违反军令,要负责的!

  到不是军长和总司令不敢负责任。

  只是大军出动,又是战场之上,意外无处不在。

  行动之间,任何一个小小的意外,就能够让在大军动弹不得。

  因此各个前来增援的队伍,就不敢说出来一个具体的时间。

  能够提出时间来的,都是对自己特别自信的。

  李汉章问道:“下午五点前能够抵达的队伍是哪一支?”

  “特种旅!”白崇禧只说出来了这三个字。

  没有到后面的两个连说出来。

  鬼子太强、数量太多。

  他怕说出来援兵只有两个连,会让李汉章师长失望。

  李汉章师长问道:“在军统站里面杀人那个?”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林凡在徐州的时候,两炮打掉鬼子两架飞机的事情没有人记得,也没有人传诵。

  反倒是他在军统站里面杀了四个人的事迹传开了。

  他为什么杀人,这个并不重要,传递消息的并不愿意深究。

  他们只喜欢这个故事里面的数额噱头。

  “正是他们!”

  “他们从什么地方出发?”李汉章满怀希望地问道。

  “台儿庄刘家湖!”

  李汉章立刻看向地图。

  话筒里面的声音很大,七十师的参谋们都是能够听得到的。

  见到长官看向地图。

  立刻就有军官在地图上找到刘家湖,比划了一下距离:“师座!直线距离三十公里!”

  李汉章刚刚兴奋的心情,一下子就落到了冰点:

  “白长官!你不开玩笑吧!

  直线距离三十公里,现在是一点半。

  你说他们要在五点前抵达。

  三个半小时,要走至少四十公里的路。

  这是步兵能够做到的吗?”

  白崇禧有些尴尬了:这个队伍,他熟悉的只是战果。

  对于这支队伍每次的作战计划,行军路线。

  他从来就没有清楚过。

  白崇禧求救似的看向李忠仁。

  李忠仁长官双手一摊:他们的作战计划从来没有上报过。

  这一次能够上报,估计也是为了让第七十四师能够坚持到下午五点。

  想到了,李忠仁心里一惊,抢过电话大声对李汉章说道:

  “特种旅这支队伍一定能够在下午五点前抵达向城的。

  李师长!七十四师只要坚守到五点还在向城里面战斗。

  你们就算是完成了任务。

  五点之后,你们退出了向城,我不追究你们的责任。

  如果七十四师在五点之前退出向城,全师上下,从军官到士兵,每一个人都受到最严的军法审问。”

  听到李忠仁让自己这个师只需要守到五点就算完成任务了。

  李汉章立刻来了精神:至于后面李忠仁说出来的威胁。

  他已经不放在心上了:老子只要守到五点钟,完成了任务。

  你说的什么威胁都对我无用。

  他立刻回答:“保证完成任务,第七十四师哪怕是战到一兵一卒,也会在五点之后才退出向城。”

  李忠仁对李汉章师长说道:

  “对特种旅,李师还不太了解。

  不过你只要知道一点:他们防守的阵地是台狼庄外围的北洛、南洛村。

  前天晚上他们未经请示,从北洛出发,连夜潜出五十里。

  上午十点开始进攻临城。”

  话筒里面李忠仁说出来一个地名,第七十四师的参谋们,立刻就在地图上标记。

  北洛、南洛、临城。

  “特种旅攻下临城,把鬼子存放在临城火车北站的物资抢掠一空。

  于今天上午,配合第二十二集团军占领韩庄。

  然后又马不停蹄,移动到刘家湖。

  抢占了鬼子的炮兵阵地。

  用鬼子的大炮、鬼子的炮弹,把正在进攻台儿庄的鬼子击溃。

  他们有了上面的行动。

  我认为,下午五点,特种旅抵达向城,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李忠仁说出一个地名,参谋名就在地图上把位置标示出来。

  看着特种旅这两天的行动路线,这是完美地走出了一个圈。

  两天时间全旅行军上百里。

  刚才第七十四只关注特种旅跑了上百里路。

  这个时候才慢慢回味过来:人家不只是走路,还顺道把鬼子打跑了。

  攻下临城,抢走物资!

  攻占韩庄!

  第二十二集团军打了这么久,都没有攻下来的地方。

  特种旅竟然直接平推了,这得有多么强悍的战斗力?

  李汉章和第七十四师师部的这些军官们眼睛亮了。

  他的参谋长说道:“师座!有这样一支援军抵达。

  向城无忧啊!

  这是一支能够跟五十九军相提并论的队伍了。”

  整个台儿庄防线的这些队伍,现在最佩服的就是张自忠的第五十九军了。

  临沂防线最初是什么情况,这些将军们都是清楚的。

  张自忠率领第五十九军抵达战场,立刻扭转了局势。

  这是第一次临沂之战。

  第二次临沂之战也是这样的,第五十九军抵达战场。

  鬼子号称“钢军”的坂垣征四郎师团,都不得不避其锋芒。

  不再把临沂作为突破方向,改到向城来了。

  这样虽然对七十四师是一个噩耗,但这何尝又不是对第五十九军最大的褒奖。

  能够让坂垣征四郎师团回避的队伍,这是多么大的荣耀。

  李汉章师长命令:“传下令去!全师坚守,援军下午五点抵达。

  第七十四师,就算是打到最后一个人,也要在向城里面把根扎到下午五点。”

  七十四师的官兵们,收到最新命令。

  听说下午五点就有援军抵达,士兵们立刻兴奋起来。

  从现在开始,到下午五点,也只有三个小时了。

  稍稍忍一忍就过去了。

  实际上,整个第七十四师的官兵都知道:

  就算是想从向城撤退,也必须要守到天黑的。

  白天撤退,面对着占据攻势的鬼子,这不是找死吗?

  在这一点上,所有撤退的队伍,心里都是非常清楚的。

  毕竟黑夜给了弱者掩护色,可以避免太多的伤害了。

  正是因为这样,第七十四师的官兵们,突然爆发出来巨大的战斗力。

  竟然可以把鬼子的攻势堵住了。

  很多时候的战斗,打的就是士气,就算是现在国军跟鬼子之间的武器有代差。

  也不是完全没有一拼之力。

  很多的时候,国军士兵跟鬼子之间的战斗力差距,就在士气和士兵素质这两个方面上。

  士气当然不用说了,鬼子一直都在打胜仗,它们的士气如虹,这个是不用说的。

  一直打败仗的国军,想要提升士兵们的士气就困难了。

  因此就只能够用同仇敌忾,激起士兵们的愤怒。

  让愤怒代替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lw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